加载中 ...
首页 > 房产 > 楼市评论 > 正文

房贷利率上浮,是“钱荒”倒逼银行自救,还是“摔杯为号”的集体共谋

2018-06-11 16:01:32 来源:云掌财经

对银行来说,其最拿手也最乐意干的活儿,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这种“寡情薄义”,在楼市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某金融机构今日发布《2018年3月中国房贷利率市场分析报告》显示,3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保持上涨趋势。具体来看,一线城市表现平稳,利率未出现大幅变化;部分二线城市首套房及二套房贷款利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报告预计,未来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存在破6%可能。

11385343fbf2b211ff0d5d63c18065380cd78ef8.jpg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该机构监测数据显示,3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1%,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24倍,环比2月上升0.92%,同比去年3月平均利率4.46%,上升了23.54%。

据该报告统计,全国有98家银行分(支)行上调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占比18.39%,较上月新增45家银行分(支)行;有9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降,占比1.69%。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为基准1.075倍;最高为基准1.18倍。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四大行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均已超基准利率上浮10%水平。

分析师表示,当前银行纷纷上调利率有几个原因:第一,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吸储成本上升必然会带来贷款利率的上升;第二,吸储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非银行金融单位存放增长给银行吸储带来较大的挑战;第三,银行内部业务调整,房贷基于业务的特点,额度较一般消费类贷款大,资金回笼周期较长。

因此,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银行出于自身实际资金成本、资金利用率以及资金收益率考虑,相应会提升房贷利率,解决结构内的固定成本,同时利用涨价来剔除部分弹性借款需求。

对于首套房贷利率上浮的局面将持续多久的问题,银行人士认为,2017年以来,首套房贷利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当前,金融环境收紧,预计首套房贷利率上浮的情况,至少在年内仍会持续。该人士认为银行做法会从客观层面使得购房总需求减少,对房价有下拉作用。

对于此时银行上调房贷利率,有专家表示,因为当下楼市的博弈已经到了一个很微妙的临界点。从日前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来看,中国7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环比增幅为0.3%,同比增幅为5.4%,均保持了正增长,但增幅有所收窄。

上面这两个数据,其实,是值得玩味儿的,同比上涨,表明市场离大家期望的房价下跌还有距离;环比增长停滞,则表明这波上涨行情已经进入了强弩之末。

面对这种局面,对政府来说,最理想的选项,就是让市场慢慢冷却,只要不出现死灰复燃、局部过热,任由买卖双方自己去博弈,这样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楼市放缓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只不过这种“无为”的做法,让市场冷却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然而,官方却选择了进一步加码 ——上浮房贷利率,尽快打破如今的脆弱平衡,加快调整的到来;

其一,主观上而言,官方需要碾碎开发商和投机客的幻想,而对于官方来说,实际行动总胜过苦口婆心的说教。

此时,政策加码,有扭转开发商和投机客的侥幸心理,让他们趁早认清局势之意;

其二,银行“拆东墙补西墙”以求自保

房地产,一度被调侃为金融业的马仔,而如今的现状是地主家(银行)余粮也不多了,拿马仔开刀也就自然不过了。

早在去年9月份时,央行就提前发布公告称,2018年要定向降准,说白了就是让银行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

但因行业体质及政策优惠,银行无法从这些信贷捞取更多的利息收益。

那么,从哪补呢?房地产就成了首选。

一方面,2018年,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加息压力。

2017年,宽松了10年的美联储,一口气加息3次,随后,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实施了多年来的首次加息,正式预示着全球长达十年的“货币大放水”结束;

虽然在2017年,中国央行并没有随行就市进行加息,而是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央行流动性工具间接影响利率;

但加息的阴云却从未散去。此外,公开市场利率的上调,导致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而银行若要应对这种压力,就必然要从房地产信贷身上找过来;

所以,在这次的房贷利率大幅上浮的过程,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上浮幅度要高过四大国有银行;

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它们的资金成本及融资的难度都要远远高于四大行。

房贷利率作为调控利器,在一般情况下,决策层是不敢随意使用的,这个节骨眼把“稻草”拿出来,寓意不言自明,中国房价再也难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本文来源:云掌财经责任编辑:王新荣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