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年”楼市回稳:租购并举下未来住房更多选择
站在年底回看2017年,楼市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下,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调控政策不断,租赁住房新政频出,市场回归平稳。降温之下,有的购房者出手了,有的人却犹豫了,部分换房族甚至陷入“怕房价再降,更怕又涨”的矛盾心态。
房价降了 你买房了吗?
85后小夫妻:“调控年换房需要勇气”
国家统计局11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北京新房价格已低于去年同期,二手房价格环比更是连续7个月领跌。
“终于出手了。”在北京工作的李彤(化名)踌躇三年多的换房大计,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有了进展。
跟中介交了5万元定金,确保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这套住宅被李彤夫妇“锁定”,不再接受其他看房人,房源信息也从在售列表消失,当然,要将其变为红色盖戳的“签约”,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了与房东讨价、跟中介周旋的亢奋劲儿,李彤夫妻俩奔波于双方父母家筹措首付。他们算了下,2013年入住的婚房能卖373万元,扣除这部分,与他们想购入的这套位于北京双井地区的二手房首付以及其他税费总和的差额在60-70万元。“好在是换房,首付凑凑还是够的。”
房价降了,换房却不轻松。“老公之前买房有贷款,这次只能按二套房首付六成算,加上银行放贷越来越慢,10月份定的房子,网签要等到明年1月,过户更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作为楼市调控的标杆城市,北京在2016年“9·30”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布了约50次调控政策,经过今年“3·17”调控的升级,北京限购限贷政策堪称历史最严。“认房认贷”基础上,二套房首付升至60%;商贷最长年限缩至25年;当下主流的二套房商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伴随银行按揭额度越来越紧,放款周期普遍要两个月左右……
正因如此,买房总成本并未随城市房价同步走低。
“房价降低与购房成本下降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二者有关联,却非完全正向变动。”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中新网记者分析,房价降并不代表在售楼盘降价,政策收紧导致购房者的首付压力依然不小,另外,部分开发商或违规收取“价外费用”,致使实际售价高于成交价格。
有房的人,有必要折腾房子吗?这是最近李彤被问最多的问题。作为85后,人到中年的话题谁都逃不过,在生娃提上日程后,她愈发觉得需要住的再宽敞一点。
有的人出手了,但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下,也有人犹豫了。有业内人士认为,购房群体结构并未在调控前后发生变化。作为最易动摇的一类,刚需群体在市场预期降温后,心态从恐慌入市转为观望,“入市”意愿和紧迫性明显降低。
上百城250余次调控为了啥?
业界声音:“落实长效机制,平衡发展”
不只是北京,对于全国楼市来说,2017年都可称之为调控之年。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有110个城市累计发布了250多次调控政策。
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预期逐渐扭转,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发现,5月份开始,上海、北京出现房价环比“零增长”,深圳房价环比下跌;平稳度过“金九银十”,11个热点城市新房价格跌回一年前,市场分化日趋明显。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认为,“双向调控”是本轮楼市调控的突出特点,“市场过热、过冷同时存在,在以往调控中比较少见,这也导致调控方法必须改进,实施精准调控、因城施策。”
随着调控深入,政策倾向发生了微妙变化。在通过限购、限贷、限涨、限售、限商“五限”成功控制住市场预期后,住房租赁制度改革成为2017年楼市下半场的重头戏。
一方面,不少城市通过房企自持住房、集体租赁住房等模式大幅增加未来几年的租赁市场房源;另一方面,在需求端寻求创新,购租同权、官办租赁服务平台、信用租房等举措逐步深入市场。
层出不穷的措施,目的只有一个。顾云昌说,楼市调控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平衡发展。
张波也认为,2017年楼市围绕“真正落实长效机制”启动了调控组合拳,而根本目的就是构建房地产阶梯型消费,解决高房价与高库存区域间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房价降 租金也降?
90后北漂:“找个靠谱房东更重要”
换房装修的空档期,身为北京人的李彤将开启人生第一次租房体验,她才知道,原来租房市场冒出了不少新花样。
首先租赁平台多了。2017年,成都、北京、杭州、武汉、广州等城市均先后上线了官方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多以长租公寓和中介代理房源为主,部分也支持个人房源的自主挂牌,房源真、价格稳、无中间环节的“靠谱”模式为市场带来了新秩序。
此外,租金、押金的组合方式更加多变,信用租房、租房贷横空出世。最初被互联网电商提出的免押金、信用租房等新兴模式,逐渐被其他租赁主体接受,在杭州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上,“免押金”赫然成为一类筛选条件。
不同于李彤的租房初体验,90后“北漂”蒋东(化名)是个“挑房”老手。
赶在毕业季前,蒋东帮女友换了新房东,“与房价相比,今年房租变化并不明显,年后和毕业季仍是涨租金的高峰期。”与同龄人相比,蒋东对楼市的理性得益于他在北京一家地产中介近两年的工作经历,见证了北京楼市从高烧走向平稳。
谈及新兴的信用租房,蒋东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北漂”两年多,他都是自己找一手房东签合同,“免不免押金都是次要的,找个靠谱房东才是关键”。
蒋东对住房租赁政策的出台都有关注,但最关心的,还是租金何时能降?
“要让租金真正下调,关键是要看两个因素。”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一是绝对下调,需要有更为活跃的租客需求以及减少空置率;二是相对下调,即租金可能上涨,但性价比提高,类似有精装修、家政服务等。
为筹备结婚,蒋东最近辞职回河北老家买了房子,等料理完装修,他决定回北京继续“北漂”,“大城市机会还是多,收入高好几个档次,趁年轻折腾折腾不是坏事。”
明年楼市何去何从?
70后孩子妈:“怕房价再降,更怕又涨”
要不要在今年买房的纠结,大多缘于对楼市预期的迷惑。“怕房价再降,更怕又涨。”有着不同购房需求的多位受访者均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矛盾心理。
1977年出生的柳禾(化名)算晚育一族,刚满5岁的女儿即将面临上小学的关键节点,她说,“年中曾看中海淀区的一套学区房,当时感觉价格还会降,没想一拖就拖到了年底”。
柳禾跟老公均就职于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收入不错,换房的经济压力并不存在,她唯一纠结的是不知道房价未来怎么走,“如果再跌,现在住的房子怕卖不上价;但若开涨,学区房将会高不可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2月5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7-2018)》预测,2018年房地产市场将迎盘整期,住房价格增幅或继续保持平稳下降,商品住宅销售额增幅将明显回落,库存进一步下降。
但上述报告也指出,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依然居高不下,北京房价收入比居所有城市之首。“若房价收入比过高,说明存在一定泡沫风险。”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由于城镇化红利没有结束,总体预期未变,若调控政策转向或变化,可能导致反弹。
官方也嗅到了市场的悸动。11月21日,住建部会同国土部、央行召开房地产市场座谈会,要求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是要着力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这一定调将给明年楼市带来什么?顾云昌对此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是住房租赁制度建设将在人口净流入城市继续发挥作用,且建设速度会加快,目标是“两多一并”:多渠道保障、多主体供给和购租并举;另一方面,“1+3”的长效机制将逐步形成,“1”是指住房租赁制度改革要加快;“3”是在财政税收、土地供应、金融政策三方面出台更多举措。
“按照楼市发展的周期性,2018年将是楼市的‘小年’。”顾云昌预计,明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不可能达到高峰,二手房价稳中有降的趋势也会延续。
返回云掌财经房产关注更多资讯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黄英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