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这般存在 试阿斯顿·马丁DB11 AMR
我建议那些曾形容阿斯顿·马丁是“穿着跑鞋的绅士”的人回过头来看看这辆DB11 AMR,要知道如此来形容优雅和运动的混搭是多么的随便和草率!不知诸位是什么感觉,当这辆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想再费力形容它是多么地怪异和违和,脑子里只会出现两个词,“What”and “Why”。
◆ 这是什么车?
首先,这是一辆阿斯顿·马丁DB11,也是目前阿斯顿·马丁在售车型中最具绅士气质的一个车系,与普通DB11不同的是,它有了一个AMR的后缀,代表“Aston Martin Racing”,并且将作为DB11的旗舰车型存在,这其中最极致的当属DB11 AMR荣耀限量版,只有100台,算是这个系列里的极品。
◆ 为什么要出这么一款车?
这是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DB11 AMR的出现无疑进一步拉高了DB11的地位,并且它更快。快对于现在的一切跑车都是事关尊严的事情,包括这种舒适性同等重要的GT跑车。0-100km/h3.7秒,提升了0.2秒,要拜发动机最大功率增加了31马力所赐,目前数据是639马力,扭矩还是700牛·米,这点提升对于5.2升双涡轮增压V12发动机来说算不上什么,不过它的动力倒是稍微拉大了与V8车型的差距,弥补了一点普通V12车型没什么性能优势的小尴尬。
付出330万,当然这只是裸车的价格,你将得到目前DB11系列中最快的车型,而附加值是,这个车从外观到内饰都很高调,你能一眼看出它与普通车型的不同。
上面说的那些“What”and“Why”并不是我内心里满意的答案,车身上的赛车条纹,刹车卡钳……打开车门,内饰里也充斥着Alcantara以及与车子并不搭调的碳纤维,这种赛道感貌似并不符合我驾驶一辆GT跑车应有的心境,同时我?会希望身边的同伴不要太懂车也不要太爱提问,如果她不经意地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部阿斯顿·马丁,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好在,我依旧可以选择内饰材料,用色彩明亮质感饱满的真皮包裹住整个车厢是个更为明智的决定,即便这会让动力更强的AMR看上去没那么特别,但显然这个搭配才是更对路的。
开起来依旧保留皇家风范
DB11 AMR外观内饰都是花里胡哨的,但事关速度的方面却没有太大改变,我不知道如此保守的提升是否因为现在的数值快到了这款发动机的极限。从第一眼见它到现在,这台车一直没有将我点燃,不过马上,我将非常感谢中控台中央的这颗雕有阿斯顿·马丁标志的透明按键,它具有魔力。
从按下启动按键的那一刻,会发现这台车还是美好的,12个气缸陆续点火的声音非常悦耳,发动机平顺细腻地运转基本能抹平心中的所有躁动与波澜,这辆AMR保留了DB11的GT模式,并且排气在GT模式下没有任何改变。对不起,马丁!不变的反而是我最爱的,这个模式可以让我无害地驶过闹市,也能让我用平和的心态注意到路边的小草小花,各位读者需要明白,如此驾驶并不是在糟践发动机强大的动力,反而是对V12,这种运转平顺性最好的结构的尊重。
GT→S→S+,变速箱会在驾驶模式的转变中不经意地降了一挡又一挡,排气声也从保守逐步地走向奔放。大拇指微微一动便能对车辆状态做出改变,在副驾驶眼里也是极尽从容,这真的很马丁!下面是留给S+的时间,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只是职业素养让我不能过于贪婪地享受GT模式,否则我真的会用最舒服的状态跑到石油枯竭的那一天。
即便是带有AMR的DB11也不像Vantage那样有Race模式,最高就是S+,所以不要指望这台车有过于惊艳的表现,它有灵敏的动力响应,降挡伴随着补油回火,那动静像是战前宣誓,但真干起仗来却绝不拼命,依旧是丝般平滑,无懈可击地平顺;手动模式下的换挡响应似乎还要比Vantage慢一丝,但这并不会影响你对它的喜爱。S+这个模式能充分让你感受到V12的魄力,但并不出格,全力加速时升挡转速都不往后延,想要暴躁?不存在的!
不得不承认,阿斯顿·马丁做GT跑车真的很有一手,纵然我在开上它前对外观内饰有诸多不满,但愉悦的驾驶体验让我忘掉了所有不快,我还一度担心重新调校的排气会破坏V12的意境,但后来发现显然是自己多虑。V12富有层次感的声浪没有被破坏,依旧像是百人合唱。
对我而言,这辆DB11 AMR有GT和S+两个模式就足够了,前者给你了惬意,后者予你不放纵的激情,GT跑车有这两个属性便足够完美,至于夹在其中的S模式我倒是觉得必要性一点也不大,虽然能感受差别,但什么时候用它我是不知道。
悬架方面,DB11 AMR也做了一番改进,厂家调整稳定性和抓地力控制软件,并换了全新后副车架衬套,更换前后避震器并重新标定以及全新前防倾杆。
减振器的阻尼同样有三挡可选,但你在公路上行驶可以全程放在最柔软的一挡,这一挡对你足够友好,这个友好不光指的舒服,快速过弯时同样能给你信心,你感觉不出它比最硬时在支撑上有什么不足,所以何必闲的没事儿往硬了调,让那些没用的弹跳传到车内呢!
遗憾的是,这次短暂的试驾仅涉及公路,并没有包含赛道部分,不过我相信并不会有太多车主有把自己的马丁开上赛道的闲情逸致。之前我的同事在国内赛道开过普通的DB11 V12,放上来为大家解馋一下。
◆ 内心保守,外表骚浪,这是个什么样的组合?
经过了100公里的体验,我从驾驶席换到了旁边的位置,脑海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DB11到底需要不需要AMR?虽然GT跑车要兼顾运动和舒适,但动力于它也是多多益善,不需要什么上限。我永远期待着驾驶更快的DB系列,从动力上讲,DB11 AMR的到来值得期待。
DB11 AMR的预售价为330万元,从效果来看,多出来的31万元更多的是能让人一眼看出它与普通DB11 V12的不同,相比于动力的提升。这才是更大的意义吧。我相信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对外观内饰的这些改变并不看重,马丁就是马丁,做个低(调)奢(华)的美男子就好。(文/图 汽车之家 于晗)
本文来源:汽车之家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