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身退 竞争对手包夹下如何守城?
6月5日,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积电”)创始人、“半导体之父”张忠谋正式退休,这也代表着台积电将正式开启“后张忠谋时代”。在张忠谋带领下,台积电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曾经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企业,将全球超过一半的芯片代工业务揽入怀中。对于台积电来说,失去张忠谋的领导,就好比失去了灵魂,能否在未来抵挡住来自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等竞争对手的压力,结果目前尚未可知。
“半导体之父”退休
台积电6月5日举行了股东会,张忠谋在会后正式隐退。退休后,张忠谋不再担任董事、顾问或董事长,实现完全“裸退”。台积电将执行“双首长平行领导制”:由现任总经理兼共同执行长刘德音接任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代表,另外一位总经理兼共同执行长魏哲家则接任总裁,向董事长及董事会报告。
其实,早在去年10月,张忠谋就宣布将退休。他1931年生人,1987年创办台积电,今年已87岁,被誉为“半导体之父”、“芯片大王”。张忠谋首创晶圆代工成功营运模式,并当上全球晶圆代工龙头霸主,台积电的资本额从初期的13.775亿新台币,上升到现在的2593亿新台币,总市值一度创下中国台湾证券史上最高纪录,更曾超越半导体巨人英特尔,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半导体企业,现在台积电芯片代工业务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56%。
除了是苹果iPhone核心处理器芯片的唯一供应商之外,台积电全球共有465个客户,包括几乎所有的全球主要芯片设计商。苹果、高通、AMD、英伟达、博通、恩智浦、华为芯片部门海思、联发科等公司均依赖台积电前沿的制造工艺,打造先进芯片。
台积电也是中国台湾地区唯一挤进全球百大市值的企业,占中国台湾地区GDP比重为4%,外销出口比重6.8%,创造4.7万人就业机会,2016年对中国台湾税赋贡献达360亿新台币,为岛内企业之冠。张忠谋曾透露,台积电创立初期,员工仅100多人,现在有4.7万人,而且待遇远高于台湾地区平均线之上。
除了宣布退休,台积电股东常会投票通过承认了2017年营业报告书及财务报表。台积电2017年合并营收约为9774.5亿新台币,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约为3431.1亿新台币,每股盈余为13.23新台币,股东会亦表决通过今年每普通股配发现金股利8新台币。
台积电股东常会顺利完成9席董事改选,包括4位现任董事,分别为共同执行长刘德音及魏哲家、副董事长曾繁城、行政院开发基金代表人陈美伶。在独立董事部分,5位现任独立董事将续任,包括恩智浦半导体董事长彼得·邦菲爵士、前美国J。 C。 Penney公司董事长汤马斯·延吉布斯、宏碁创办人施振荣、前台积电法务长陈国慈、前应用材料董事长麦克·史宾林特。
外资控股的风险
尽管台积电在芯片代工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该公司八成的股权被台资以外的投资商掌握在手里,确切地说是荷资和美资控股。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台积电成立时几乎100%是台资,“国家开发基金”占股48.3%,为第一大股东,之后荷兰飞利浦加入,占股27.5%,台塑等7家私人企业占股24.2%。台积电上市后,“国家开发基金”逐步退出,到2001年持股12.1%,依然是第二大股东。2003年以后,飞利浦逐步退出,“国家开发基金”仍持股6.38%,为第一大股东。
张忠谋、曾繁城(台积电副董事长)以及刘德音、魏哲家等高管团队虽然持有数千万乃至上亿股台积电股票,但他们均不是公司创始股东,他们的股票均来自2005年以前台积电以股票的形式发放的员工酬劳(年终奖),在此基础上逐步累积而来。
有中国台湾法人分析师认为,过去外资大买台积电股票,很多都是看到张忠谋光环,也相信在张忠谋的领导下,台积电有机会持续向上。张忠谋退休之后,外资势必会陆续检视持有的台积电股票,进行整理。虽然外资不至于大幅杀出,但股价一定幅度的修正恐怕难以避免。
不过,张忠谋也曾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台湾地区投资人投资台积电。为此,台积电一直以诱人的现金红利和奖金来激励员工。2017年2月14日,台积电董事会决议,核准每股普通股配发新台币7元现金股利,股利分配创新高,董事会核准员工现金奖金与现金酬劳总计约448.4亿新台币,其中员工现金奖金224.2亿新台币,现金酬劳224.2亿新台币。
据悉,在创办台积电之初,张忠谋就建立了有效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员工薪酬除基本工资、季度奖金之外,还包括利润分享(即员工酬劳)。2001年度向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提交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每年税后可分配利润(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的8%留存为“利润分享计划”(员工酬劳),以普通股的形式发放给全体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公司的股东。“利润分享计划”构成员工总薪酬的一部分,在经理层和高管团队总薪酬中占比更高。台积电鼓励员工长期持有股票,并从中获取收益,该项政策是台积电稳定和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
竞争对手包夹提速
对于台积电来说,张忠谋是创始人,也是守护人,在他退休之后,台积电将何去何从呢?
张忠谋做到了未雨绸缪。独立分析师陆行之2017年10月提供Smartkarma的报告指出,张忠谋已经规划好台积电未来两年研发、设计、实验、试产和量产,包括7纳米、5纳米、3纳米制程芯片。
现在苹果最先进的手机iPhone X采用的是台积电10纳米芯片。据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2018年稍晚将推出的下一代iPhone采用的处理器已经在台积电开始生产,该处理器芯片为7纳米制程,比现行iPhone X中使用的10纳米制程更小、更快、更有效率。
但在运营商世界网总编辑康钊看来,没有张忠谋的领导,台积电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首先,台积电需要应对来自内地芯片代工企业的竞争。近几年,在政策的支持下,包括中芯国际及紫光集团等半导体业者正竞相扩产,很快就要加入竞赛之列。”据悉,台积电曾经的重要技术人才梁孟松已经加入中芯国际担任联合CEO,负责技术研发,在梁孟松的领导下中芯国际正努力推进14nmFinFET工艺的研发,基于本地化优势,中芯国际在中低端市场上给台积电带来压力。
另外,芯片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台积电对它的头号大客户苹果,以及对中国内地客户的依赖愈强。2017年,苹果占台积电营业收入的22%,与之对比,2016年和2015年,苹果分别仅占台积电销售额的17%和16%。但苹果公司也正在谋求自己制造芯片,包括处理器芯片、指纹芯片和Airpods无线耳机的蓝牙芯片,以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
需要指出的是,台积电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正一步步威胁着台积电的市场地位。“在当下双方竞争激烈的7nm工艺上,三星较台积电先一年时间引入EUV技术,EUV技术对于5nm及更先进的工艺制程极为重要,这意味着三星很可能在接下来的5nm工艺上将再取得对台积电的领先优势。”康钊说。
据悉,当下台积电几个重要客户如NVIDIA、AMD似乎也有意将部分订单分给三星,导致台积电的客户流失,三星更提出了用五年时间将它在芯片代工市场的份额从当前的7个多百分点提升两倍多至25%。
在康钊看来,除了市场竞争,台积电将面临的最重要一个问题就是人才接班。他认为,张忠谋退休后,刘德音担任董事长,魏哲家担任总裁及副董事长,这种双首长制到底是否可行还有待观察。因为在2006年张忠谋曾经有过一次退居二线、接班人不力的先例,当时,张忠谋选择担任董事长而委任蔡力行担任CEO,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蔡力行将成为张忠谋的接班人。然而蔡力行担任CEO之后,台积电客户流失、业绩濒临亏损,张忠谋不得不重新出山担任CEO,而蔡力行2013年离开台积电。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