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创业板 > 创业板动态 > 正文

中小创和次新股的“春天”仍需等待

2018-06-07 14:44:19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K图 399006_2

当前进入两会后政策推进的频密窗口期。从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来看,今年“去杠杆”的进程正自金融开始转向实体杠杆出清阶段,财团化民营金控面临从严整治,部分多牌照运行,特别是同一母公司控制下兼具银行、证券、保险牌照的民营金控集团或首当其中,建议投资者暂且回避。此外,就市场而言,短期就概念炒作功能性监管在明显增强。因此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美股跌跌不休,以及A股迎接“独角兽”的回归或上市,投资者在二季度开局应做好市场风险防范的心理准备,耐心持币等待,不宜做追高操作。

实体杠杆出清中,民营金控监管趋严

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从而“加强实业与金融业的风险隔离,防范风险跨机构跨业态传递”(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申明内容)。这一会议精神已在此前数日财政部所发财金【2018】23号文、以及银保监会会议“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推进中有所体现。该会议的更明确指向意味着今年“去杠杆”的进程正自金融开始转向实体杠杆出清阶段,而这也将成为今年管理层工作的重点。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有关“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更与全球性加息、贸易争端及国内融资成本继续高企的大背景有关。数十年间地产行业的大发展已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债务)相捆绑,并正以宏观经济杠杆率问题上的短板凸显在大国间经济博弈的聚光灯下。而其中民营金控集团已被关注到是地方、高房价及居民加杠杆链条中起作用的重要一环。故而在实体“去杠杆”的进程上,针对财团化“以小搏大”民营金控监管会全面从严。近期,伴随北上深一线城市房价开始松动,还有管理层在处罚、接管部分财团事件上的高举高打,这既是管理层信心决心的显现,也是两会上重点提到的大力整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切断风险传染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来看,相关财金【2018】23号文在对国有金融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的双向约束力上会毋庸置疑地加强。

总体来看,多重“去杠杆”政令的综合导向下,中长期有利于经济和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但由于政令向实体的传导需要较长的时间,已经在震荡走高的融资成本短期难有明显回落,故阶段上于央企国企和财团化民企均会有所冲击,并对市场产生影响。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中,人民币对美元或进入看不到顶的升值通道中。面对未来的加息缩表进程,稳健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收紧下,是既定地产行业进入拐点运行,和积极财政政策中更多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出。为防引发地产挤出效应而带来财政金融风险隐患,保障财税改革按既定步骤向前推进会成为重中之重。财团化民营金控面临从严整治,部分多牌照运行,特别是同一母公司控制下兼具银行、证券、保险牌照的民营金控集团或首当其中,该类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宜暂回避。

监管加码,二季度需做好防风险准备

“独角兽”上市,回归快车道将迅速搭建。证监会已带头开启了“撸起袖子加油干”模式。一系列制度创新、规则修订正在全速铺开。作为配合,除了上交所已做积极表态,深交所近日也表示将制定完善试点相关配套制度,把深交所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主场和中国创新企业的聚集地。对于“独角兽”回归、上市,监管层最近定调已明确为以试点方式“稳步有序推进”,并在考虑行业、数量、体量的风险基础上,就市值、营收、估值等进行了指标门槛设定。但即使如此,每只“兽”的单只体量足够巨大依然引市场瞩目。而且,最近就将前后脚有两只巨兽进场吸金。这就是一直令市场如临大敌、融资额高达300亿元的富士康,以及超预期跑步进场、融资额131亿元的宁德时代,这两只巨无霸加在一起431亿元的融资额,想必市场承接能力的考验难以避免。

监管层对此应早有预期。CDR试点还未登场,证监会近期就提前开启了“过度炒作风险”的提示,还表示会加强教育投资者要理性投资。作为临场预热阶段,大小盘“相敬如宾”式轮动表现所营造的温和市况已延续多日,这期间既有未被严厉予以禁止、有适当热度的次新及中小盘游资炒作,又有关于更早期案例秋后算账“拉清单”式处罚(处罚金额均数倍于赢利金额,如冯志浩、孟祥龙、刘文金案等)文件的频繁发布,这种时间错配上的心照不宣,站在两只“独角兽”堪堪入场的关键时点来看实属点睛。

不过,这种情况或将告一段落。继万兴科技(次新总龙头)、诚迈科技(独角兽总龙头)关小黑屋特停了一周后, 本周先后又有必创科技、七一二、振华股份、蓝晓科技、瑞斯康达等加入被停牌核查行列。短期而言,就概念炒作功能性监管在明显增强。故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美股下跌中继的走向,以及A股迎接“独角兽”的回归或上市,二季度开局应做好市场风险防范的心理准备。

技术面上,上证综指周线3月的各收盘一直未能有效突破2月9日长阻实体一半的位置,多空BBIBOLL线中轨下行中已下压至3250点下方,故而指数短线即使还有进一步反弹(进入3200点~3300点一线),之后回撤波动为大概率,且并不排除继续下行寻底的可能。创业板指数方面,此前已提示过会以区间波动为主,目前已到达区间上沿附近波动,量能放大下如之后仍不能实质有效向上突破,则并不会改变各路资金包括游资完成使命离场的套路。除了部分“独角兽”影子股及黄金、医药等防御题材外,投资者只宜在下沿耐心持币等待,不宜做追高操作。

本文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