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页 > 品牌 > 财经词典 > 正文

2018-08-15

135期:表外业务有风险 银行也可能被“坑”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我们常常能在财经资讯上看见表外业务、表内业务等热门词汇,那么你真的能分清他们的区别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表外业务。

首先需要知道“表”就是指三大财务报表之一的资产负债表,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反之,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业务。一定情况下,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会产生相互转化。

通俗点说,表外业务就是银行大力发展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这部分业务也能给银行带来收益。举个“栗子”,假设银行为A企业做担保,并收取一定的担保费。如果A企业可以正常兑付,那么银行在担保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服务费,同时不会改变资产负债表。

但假如A该企业不能按时兑付,那么银行作为担保机构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像替A企业兑付等。银行若要支出这笔资金,相应的就会减少银行的资产,这笔钱就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有所体现。这时,表外业务就纳入了资产负债表,转换成表内业务。

表外业务有哪些?

表外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给银行带来收益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资产或负债的业务,比如银行的各类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等,这类业务也叫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另一类业务则会给银行带来潜在的资产或负债,比如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担保等,主要包括担保类业务、承诺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也被称为狭义的表外业务。

一是或有债权(债务),包括:

(1)贷款承诺,这种承诺又可分为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2)担保;

(3)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货、互换、期权、远期合约、利率上下限等;

(4)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代理、证券包销和分销、黄金交易等。

二是金融服务类业务,包括:

(1)信托与咨询服务;

(2)支付与结算;

(3)代理人服务;

(4)与贷款有关的服务,如贷款组织、贷款审批、辛迪加贷款代理等;

(5)进出口服务,如代理行服务、贸易报单、出口保险业务等。

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像是担保类业务,被担保人由于破产而无法履约,银行作为担保人就要承担债务。如果银行存在大量的这类表外业务,虽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但不排除随时转换成表内业务的可能。这会增加银行的风险。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曾表示,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是银行乱象集中的三个主要领域。深入整治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这些领域增速过快、资金增长突出,很多资金在同业之间空转,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可谓乱象丛生、野蛮生长。对银行业乱象的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实体经济影响最小。

根据10月14日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保持收缩态势,一系列监管措施基础上,持续发力,遏制资金脱实向虚势头,促进风险有序释放,确保银行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栏目介绍

《财经词典》栏目是云掌财经资深财编团队倾力打造的一档财经知识栏目,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通俗易懂的文风,让读者轻松获取财经知识。

  •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