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页 > 品牌 > 财经词典 > 正文

2018-08-15

122期:净利润大涨股价不涨反跌 这一指标得留心!

净利润指标是判断股价成长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股价受到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要结合其它财务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随着中报披露的结束,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预报拉开序幕,其中业绩预增的股票总是能引人关注,特别是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股票,有很大的概率会上涨,但是很多时候净利润上涨了股价却不涨反跌。

那么净利润对股价到底有什么影响?怎么合理分析净利润指标?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而利润总额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又是通过营业收入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增长,企业的经营效益往往变好;净利润下跌,企业的经营效益往往变差。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净利润是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

对上市公司来说,净利润已经成为股价成长能力的主要判断指标。今年ST股的下跌以及创业板股票从2016年开始的长期下跌,主要原因就是上市公司亏损,业绩起伏大,不能实现稳定盈利,当股价被市场资金炒高时,下跌回归其合理价值是必然的。而反观主板市场的蓝筹股,因为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股价走出了持续上涨的行情,例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中国神华等。

下图为贵州茅台的净利润走势,我们取每年股票均价作对比,可以发现其净利润每年都能实现上涨,也是其股价长期上涨的保证。

图一.png

但是很多时候净利润上升股价却不涨,原因无外乎有两个,一个是股价被市场“错杀”;一个是利润上涨存在“水分”,在分析时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综合判断。

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经常会看到这两个名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归属股东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它们和一般的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归属股东净利润是上市公司财报的“主角”

归属股东净利润从会计准则来说,也称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润,反映在上市公司合并利润表中,不仅包含上市公司本身净利润,还包括其控制的子公司的净利润,这些净利润归上市公司股东所有。但是子公司所产生的净利润有时候不是全部归上市公司股东拥有的,根据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一些联营或合营子公司产生的利润归自己公司的股东所有。

下面举个例子详细说明:

假设某上市公司A控股2个子公司B和C,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份,持有C公司60%的股份,假设A公司净利润6000万元,B公司400万元,C公司500万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其净利润和归属净利润分别为多少?

净利润=A+B+C=6900万元

由于A公司对C公司并不是100%持有,因此C公司仅300万元(500*60%)的净利润归属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剩余的200万的净利润归属于子公司股东。

归属股东净利润=A+B+C*60%=6700万元

如果C公司亏损600万元,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其净利润为5800万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则为6040万元,所以净利润和归属股东净利润往往并不相同。

扣非净利润才是真实的净利润

扣非净利润全称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益,都是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比如股权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收益、税费返还、政府补贴、短期投资损益,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就是扣非净利润。因为这是一次性的收益,不是通过生产经营产生的,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财报中特别注明扣非净利润是多少,以防误导投资者。

假使上例中上市公司A的收入中包含了股权投资收益3000万元,政府补助1000万元,出卖固定资产的收益2000万元,那么扣除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后A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为0元,上市公司合并财报扣非净利润为700万元,也就是说公司靠经营赚得的利润只有700万元,其经营业绩并不好。

净利润指标虽然是判断股价成长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不能单独去看,要结合利润表、现金流量和企业资产负债综合判断,看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怎么样,是否存在非正常收入,能更合理地判断一个公司经营情况,在市场过度炒高某个“业绩不良股”后,避免追高。

栏目介绍

《财经词典》栏目是云掌财经资深财编团队倾力打造的一档财经知识栏目,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通俗易懂的文风,让读者轻松获取财经知识。

  •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