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为什么当下的国产爱情剧都这么“尬”?

2018-06-11 22:07:24 来源:腾讯企鹅号

爱情,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影视创作中都是永恒的主题。

俯瞰世界艺术长廊,用电视剧这种形式表达爱情已经成为了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爱情剧的脉络曲折多变、情节强度较高、叙事节奏轻松明快,(投黑马 Tou.vc 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其自身拥有的大众文化属性着实吸引了大批粘性观众驻足观看。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情感需求,而含蓄内敛的本质使得爱情范畴的“合家欢”被发挥重组多角度创作 。中国爱情剧内容在民族文化视野下日趋丰富,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个被时代需求应时而生的艺术产物几乎是渗透到了所有影视剧创作之中。

正因如此,被多种题材类型“稀释”后的中国爱情剧仅靠“残血”支撑,越来越难拍的是情感软材而非工业硬料。

“爱情+某一特定职业”模式成为国产电视剧通用手法

目前市场上的爱情剧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广义的爱情剧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狭义的爱情剧则以现代都市男女青年的爱情作为主要题材。

中国观众习惯将狭义的爱情剧成为“偶像剧”或者“青春偶像剧”,这个由中国香港凤凰卫视“偶像剧场”衍生出的新名词,可谓是占据了中国爱情剧的极大份额。从1996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到如今的《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除了类型模式模仿日韩的偶像剧之外,中国爱情剧的涵义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以台湾琼瑶言情剧和内地海岩言情剧为代表的品牌爱情剧,让中国爱情剧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很多各具特点的作品。虽然都是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但也不乏独具风格和自成体系。而爱情剧与其他类型题材交叉重叠,打开了剧集创作新世界的同时,也让爱情的表达有了更大空间的铺陈。

爱情剧与家庭剧的交叉。探讨家庭伦理、婚姻价值观、现代夫妻间的情感危机以及婚外恋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这些“老生常谈还在谈”的因素如今依旧是爱情剧的重点表现内容。

前有《过把瘾》、《牵手十年》、《中国式离婚》,后有《好先生》、《恋爱先生》、《人间至味是清欢》、《如果,爱》等中国现代都市家庭剧,这些电视剧都以大量篇幅描写了现代都市人的爱情生活与爱情观。

爱情剧与公安剧的交叉。扑朔迷离的爱情与唯美浪漫的爱情平分秋色,交相辉映。前有《死不瞑目》、《玉观音》,后有《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 剧情一波三折,令人动情。

此外爱情+军事《幸福像花儿一样》《激情燃烧的岁月》《父母爱情》《尉官正年轻》;爱情+医疗《外科风云》《心术》;爱情+历史:《甄嬛传》《陆贞传奇》《女医明妃传》。以此类剧集为代表的爱情剧在如今大众文化的电视剧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内地、港台爱情剧风格迥异

中国内地电视剧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爱情剧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内地爱情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攀升、电视剧艺术形式多元化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日剧《东京爱情故事》的传入使得中国观众开始对偶像剧关注,颇高的收视热情进而带动了此后日韩爱情剧的引进播出。此后的《真空爱情记录》《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启了内地爱情剧历史,《永不瞑目》将中国青春偶像剧推向新的高潮。

进入新世纪之后,合拍爱情剧应运而生,《白领公寓》、《情定爱情海》、《北京,我的爱》等也推动着内地爱情剧的持续发展。

之后的中国内地爱情剧多少还有一些日韩风格的影子在,但不得不说结合了民族本土文化的剧集形态更加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需求。突出都市生活的时尚,(投黑马 Tou.vc 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现代式的爱情追求依旧是如今大多数内毒都市爱情剧的“情节聚集地”。

香港的特质,是其在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经过长期的冲突和摩擦后,出神入化地将其拼贴、杂糅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魅力,这一点反观到中国香港爱情剧最合适不过了。

香港电视剧总是充斥着一种世俗化、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的爱情剧中所体现的爱情观也是现实的。港剧中的爱情往往是伴随着人物的人生追求而发生的,剧集比较重视人物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带来的普世价值观,而爱情作为主线是“之一而非唯一”,纯粹的爱情剧在港剧中是很少见的。

《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情》、《天涯歌女》、《月儿弯弯照九州》表现民国爱情;《大时代》、《创世纪》代表了时装家族剧的繁荣和职业剧的繁盛,同时透露出爱情的伟大动容;《十万吨情缘》、《下一站彩虹》、《心花放》、《天幕下的恋人》、《爱情全保》等作品让香港现代、时尚、商业化的特点深入观众内心。

台湾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表现都市青年爱情生活的文艺爱情剧和琼瑶言情剧一度占据电视剧的主要市场。《在水一方》、《京华烟云》、《不了情》、《天使之爱》等为台湾爱情剧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琼瑶爱情剧取材不限古装时装,作品无一例外地突出唯美、纯情的特点,也常常能获得不俗收视。

值得一提的是,自台湾爱情偶像剧《流星花园》后,“台湾模式”爱情剧一度做到“万人空巷”。虽然如今辉煌不复当年,但因台偶被观众熟知的导演、演员仍能在内地有不错的发展。

进入“瓶颈期”,当下中国爱情剧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爱情剧从兴起走向成熟,越来越赢得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难拍的窘境。尤其是在观众有了更多选择之后,“挑剔”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不置可否,中国爱情剧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无可厚非,日韩爱情剧龙卷风般引入的后遗症依旧存留,内地爱情剧摆脱不了的是一种惯性套路。在美轮美奂、空中楼阁式的爱情架构中上演一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爱情故事,这本身就是扭曲的,想必大多数观众看的“别扭”也因如此。

内地爱情剧(狭义)目前过分追求于流量面孔、都市时尚环境等表面化的东西上,真正属于年轻人青春与成长的气息被盖过,对恋情的表达也过于单一。这种直观、大众、通俗化的“俗套”模式正在进行着“病毒式传播创作”,有意思的是,如此“魅力”依旧有市场,“有高原无高峰”的内地爱情剧真的亟待突破。

情节“注水”,叙事节奏冗长拖沓也是内地电视剧通病之一。比起日韩英美的16、22、32的剧集数,中国大多数电视剧普遍都在30集、40集左右,更有甚者达到了50集以上。对于制作方来说,增加剧集数可以降低制作成本,有望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但这种“小算盘”其实常常也是得不偿失的。

爱情剧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对于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他们来说,几乎是没有时间耐着性子坐在电视机前或长时间拿着手机看一部拖拖拉拉、三四集都讲不清楚一件事的电视剧,最后的结果就是看个演员脸“拉片”而终。

而对于台湾爱情偶像剧发展的概况和问题阐述,新剧观察在文章《内地偶像剧为什么爱启用台湾导演》中做了详细分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至今为止,作为类型电视剧之一的爱情剧,以其相对成熟的创作方式、(投黑马 Tou.vc 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市场运营手段以及适应迎合大多数电视剧观众的审美心理期待的优势,在电视剧类型题材选择中拨得头筹。

但中国爱情剧想要从品质上“满血复活”,突破禁锢或者回归本真其实都可以列入目前“加血创新”之中。倘若一直这样不温不火的和观众磨着性子,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剧集被“快进消费”。

(文章来源于:新剧观察摘编)

本文来源:腾讯企鹅号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