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科技 > 智能终端 > 正文

索尼RX1相机使用报告:值得一直相伴走下去

2018-06-07 22:47:53 来源:腾讯企鹅号

相机玩了蛮久了,数码时代前的胶片傻瓜机不算,也算经手过好多台相机和镜头了。回顾这糟蹋钱的一路走来,玩相机,我是走了一条做完加法再做减法的路。

记得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松下的fx1,320万像素,三倍光学变焦,还有O.I.S光学防抖,金属拉丝的机身……记得的信息就那么点儿了。

正儿八经地玩相机是从D40开始的,记得是2006年,D40是尼康DSLR第三条廉价入门机产品线的第一台产品,D40+1855套头的套机,玩的不亦乐乎,后来没多久,中了无忌上开荒牛的开吹55200小手雷的毒,从此走上了中长焦变焦扫街为主的拍摄之路。

再后来,又中了恒定大光圈变焦大三元牛头的毒,当年无比亮骚的小竹炮自然是绕不过的,于是狠狠心一咬牙,07年夏天,入手了70200 2.8G VR,人称小竹炮,指哪打哪的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3档快门的光学防抖,大眼睛,威猛的遮光罩,一时感觉自己成了专业人士。后来又先后入了D200和D700的机身。

再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拥有了小竹炮就拍出了满意的作品,而且越来越发现,公园里,景区里,几十个猥琐老头,围了一个妆容粗鄙,服装恶俗的不入流模特的群拍流们,都以拥有一支小竹炮(或者佳能爱死小白)为装逼的至高境界,同时,还是因为上无忌,中了空气切割机,200F2GVR,昵称小胖子的毒,迷上了定焦大光圈。于是,又一狠心,低价怒甩小竹炮。

这之后,随着宠幸过的妮可儿的小骚货们越来越多,越来越觉得,还是喜欢老AF头(特别是定焦大光圈)古朴的皱纹漆,冰凉的手感和内敛却有内涵和故事的气质。先后入了135 2DC,85 1.4D,2035 2.8D,以及一只适马77口径的50 1.4。机身,留下了D700,先后淘了D2H和D3S两台二手body。一位数顶级机身的电子部分可能会有迭代更替,但是机械部分、材料、续航以及手感始终是长久站在35mmDSLR领域的顶端的,用过的都知道。

再往后,来到了2018年,离购入第一台DSLR D40已经过去12年,光阴如梭,光阴似箭……怎么形容也无法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什么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

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再带着相机到处转悠,难得出国旅行,也是手机解决拍照的事儿。只有偶尔周末,给小女拍拍照,才会拿出相机耍耍。相机也设置成了jpeg输出,因为手机app用惯了,懒得再转换raw,再捣鼓半天后期才出片。以前恨不得抱着小竹炮睡觉的人,变成了不爱摸相机,之前,其实也没好好想过为什么会这样。一直到了今年春天,樱花季来了,单位同好们组织去拍了次樱花,才醍醐灌顶似的发现,其实原来还是爱拍照的,只是单反加上镜头(尤其D3S之类)太TM重了,如果是去逛街或者旅行,简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而淘这台二手的RX1,却也并非一时兴起之举,早在2012年RX1发布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台小相机,无奈,囊中羞涩,高企的价格是最大的障碍,而且一直以来,RX1二手的价格也并不便宜。有了入一台轻便的随身相机的想法后,就又去搜索二手信息,正好,本地有一个朋友要出,价钱也合适,于是愉快滴成交。两个多月来,RX1就是我每天的玩伴。性能指标不说了,网上都有,其实这台机器,缺点也很明显,对焦慢,而且镜头的桶型畸变还是有点大。但是瑕不掩瑜,最最关键的是,RX1让我找回了纯粹的拍照乐趣,不用顾忌重量,携带不方便,又有超级高质量的画质保证。我又用回了raw,又一张张挑好后慢慢转格式降噪调色锐化。

……还记得高中物理课,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老头第一课就讲了个道理,说读书,是由薄到厚——就是从无知入门,到发现问题,再解决许许多多的一个个问题——再由厚到薄——等所有这些疑惑都得到解答,知识的精髓,其实说起来并不啰嗦。玩相机这一路也正是这样,从简单的入门机入门,玩到顶级型号,现在又对便携的高画质大底小相机爱不释手,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如果有人问我,35mmf2定焦又是固定镜头会不会不方便,今时今日,我的观点是:拍不到,那就不拍,眼见才更重要。

罗里吧嗦扯了那么多,读图时代,还是赶紧看图吧

1、昏暗潮湿的出租车内,大光圈营造的氛围别有一番画面感。

2、公园里、马路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层次格外分明,随风掩映。

3、拍静物,清晰锐利油润,质感满满。

··

4、对焦是弱项,但是掌握好了,一样可以拍顽皮的骑车孩子。

5、虽然不是大广角,但是后退两步,视野依然开阔。

6、RX1最好的用途还是扫街,特别是光线昏暗复杂的室内餐厅和夜晚。

7、就算是拍人像,RX1也是质素一流。

RX1 的设计师在访谈里聊到 RX1 机身上标记的蚀刻,考虑到字迹标记的耐久性,都是蚀刻完之后再上漆的,因为这台机器是值得在余生一直使用的器物。走心了啊。过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年岁了,就会特别喜爱一样东西通过长久使用之后,产生的那种伴侣般的情谊。之前也提到,顶级型号的机器,电子部分是可能会一代代大踏步进步更新的,然而,机械部分,或者说制造工艺,始终是长久地站在产品族谱的顶端的。

真的希望可以用很久。

愿岁月静好。

于上海

2018年6月6日

本文来源:腾讯企鹅号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