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行业新节点来临?
卸任WPP集团CEO不到2个月,苏铭天爵士果然卷土重来。
来自英国的《Sky News》报道,苏铭天爵士(Sir Martin Sorrell)已经计划重新“回归”广告业。而且这一次的“回归”方式将和他35年前做的一模一样——卖个壳公司。
尽管苏铭天爵士操作手法与WPP刚开始如出一辙:收购生产塑料购物篮的“Wire and Plastic Products plc”(WPP),并且一路收购智威汤逊、奥美、扬罗必凯和葛瑞,最终登顶全球广告业NO.1——但是,这次,苏铭天爵士的新公司,其业务形态,一定与传统的WPP,发生有趣的区隔。
回顾一下近半年来的的三大收购消息:
1、贝恩资本在日本MBO了日本第三大广告集团旭通广告集团(ADK);
2、KKR在中国成立了首个一站式数字营销公司开域集团,亲自进入营销行业;
3、埃森哲在上海收购了一家数字营销公司伙传播;
贝恩资本、KKR是全球资本界的翘楚,从不轻易跟风,谋定后动,一出手就是奔着改变一个市场和行业的终极目标走。埃森哲是老牌咨询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向来是站在各行各业汇集成的商业之山的峰顶来看趋势的公司。由此估计,在中国和亚洲还没出手,但蠢蠢欲动的还有大鳄数家。
另一方面,从传统的数字营销阵营里传来的却是坏消息:
如上文,WPP CEO和创始人被董事会逼迫退休。其他营销集团公司股价持续下滑、增长乏力。同时,中国A股龙头公司蓝标和省广,市值只有巅峰时的四分之一。
这次,中国营销行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即将开始?
上一次是WTO之前的外资4A空降,这次是国际资本和国际咨询公司的大举进攻.中国的营销产业能改变被外资掌握和收割的命运么?
当坐拥数十亿美金的资本入场,行业的格局划分出现了数十亿美金的变化时,也许营销行业,真的要进入到一个虽然周期漫长,但是却会更加深刻和剧烈变动的节点上了?
1.以客户关系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媒介采购业务的商业模式的崩塌。
曾经,以客户关系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媒介采购业务,是营销服务公司的核心业务。
采购媒介(户外、电视、数字媒介);采购营销服务 (策划、内容、自媒体合作、项目执行);采购软件产品
现在,媒体上游集中,客户关系无法影响客户对价差的消除,技术驱动的媒介采购业务成为未来。
埃森哲切入数字化媒介购买领域正反映的是这样的思路,它推出的程序化购买服务单元包括媒介策划、媒介购买和程序化广告活动的管理。这里面必然离不开依赖数据驱动带来的更好洞察,而并非以往的资源垄断。在媒介购买领域,谁拥有最好的洞察,谁就能赢。
与此同时,与更加碎片化的自媒体建立高效的合作体系是媒介竞争的下一个阶段。通过垂直细分圈层的KOL,与目标客户进行最有效、最直接互动,能够达成合理转化。这与以往的媒介购买业务,已经大大不同。
2、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对行业核心竞争力带来的弯道超车的重塑。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大数据+AI”科技浪潮正席卷而来,随着消费升级,用户的需求变得个性化、多元化,不少企业和品牌在应对日益挑剔的用户时,越发吃力。而跨界的数据及渠道打通,恰恰能使各自互相协同,更懂消费者需求,对需求端洞察更加敏捷。
效果导向性的方向转变。技术和数据成为搭建创新营销平台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是,技术并不会短期内颠覆这个行业,因为大量的营销工作,还是离不开人的服务、创意的力量。纯粹技术公司也难以直接冲击营销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已有案例证明,DSP和一些纯粹的技术公司其实发展的也并不那么顺利。如何用技术+创意的双腿走路?是未来营销工作突破的核心。
3、金字塔的公司制生产关系逐步让位于平台+合伙人制的生产关系。
未来商业模式的竞争是平台对平台的竞争,没有平台效应的商业模式,很难最充分的体现出数据驱动的价值,长期来看,会在竞争中被其他平台型企业覆盖。通过搭建有效平台,能够生发出改变行业的力量。滴滴组织司机改变了出行行业、爱彼迎聚集房东改变了酒店行业。那么营销行业呢?
目前的数字营销行业布局还非常分散:
国际4A公司,占据市场60%,但是竞争力在迅速下降;
本土有一定规模的营销集团,占市场20%,仍然以媒介业务为主;
大量小型营销公司、制作公司、创意热店,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的碎片化。
营销服务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滞后于企业与消费者快速增长和变化的数字化需求。因而,如何搭建商业平台、汇集各路优秀人才,是营销服务行业市场需求之下的必然趋势。
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看到了部分趋势的显现:例如整合数字营销公司时趣互动,他们所探索的“平台+合伙人”制度,通过独立核算,考核业务团队创造的人均净利,同时又让业务团队享受到大公司平台下的技术、策略、大客户资源支持。
传统的“公司+雇员”的组织形态类似于“火车模式”,靠的是领头者的能力;而“平台+合伙人”平台化组织则是“动车模式”,依靠每节车厢共同驱动。
这是一个太大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和太多行业发生关联的行业。按照孪生兄弟的的性格特点,营销行业未必会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技术和创意需要深度整合,才能给客户提供更高效和完整的价值。
但是,新的力量已经到来,过去的势力恐怕难以固步自封,期待已久的行业变革大戏正在暗流涌动中上演,并必将推动行业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文来源:深港财经责任编辑:佚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