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B股 > 正文

1月份人民币汇率涨逾3% 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有望重回“快车道

2018-06-07 16:03: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年以来,人民币升势可谓气势如虹。

短短一个月里,人民币中间价从6.5左右升至约6.3,其间一度升破6.3,涨幅超过3%。2017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7%。

这出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料,众多机构调整了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预测。例如,花旗银行1月23日的报告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设定为6.3-6.7。

“综合考虑市场供求、篮子货币和政策三个方面的因素,2018年美元指数处于87-97区间的条件下,预测未来人民币汇率在6.23-6.79的区间内波动。”1月31日,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人民币的强劲升势,无疑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月31日,中国银行发布2017年度《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中的人民币》(下称《白皮书》)。

当日,中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将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具体驱动力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岸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入拓展。

外资流入规模显著增长

2017年的《白皮书》调研对象覆盖25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3134家境内外工商企业和118家金融机构。

“76%的受访企业和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国际地位将接近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这些都说明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存在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自然需求。”张青松表示,人民币的全球使用主体在不断扩展,“目前已有超过25万家企业和245家银行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与中国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95个。”

在人民币走强的背景下,2017年里,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人民币的双向流动。从推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到“债券通”的落地,及至近期央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

需求的走强,还可以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有量增加窥得一斑。

央行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总量增加至4.28万亿元,较2016年增加12522.57亿元,同比增幅达41.3%。这是三年来境外机构和个人首次增持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2017年债市一路走熊,但据招商证券统计,外资2017年持有的债券资产累计增加3462亿元,这方面得益于“债券通”等便利化基础设施的推出,以及国内较高的债券收益率、走强的人民币汇率。

“2017年全年外资的流入规模,与此前年份相比显得尤为突出,几乎是2015年流入规模的7倍以上。我国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轮国际资本流入,预计仍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继续起到平衡我国资本流动形势的重要作用。”谢亚轩称。

《白皮书》显示,在考虑增配跨境人民币资产的金融机构中,增配人民币资产占可投资资产比重低于5%的金融机构合计占62%,增配人民币资产占可投资资产比重至10%以上的金融机构只占了30%。

三大驱动力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受人民币贬值压力影响,监管部门曾一度政策频出,以稳定人民币汇率;相应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放缓。但随着人民币企稳、走强,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在新一年里获得新动力。

张青松表示,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有望重新回到快车道上,其主要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未来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人民币可以形成“资本输出+贸易回流”的顺畅流通机制,扩大在全球的流通使用。

二是在岸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当前全球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中国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将继续吸引全球资金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引导全球资本配置人民币资产,促进人民币真正发挥储备货币的功能。

三是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入拓展,为人民币的全球流通提供了顺畅渠道。随着国际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和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清算行转型升级,各离岸主体将更为积极地开展人民币产品创新,实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