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入摩未成 切勿走火入魔
创业板只有从根子上改变重融资轻回报重炒作轻改革重泡沫轻实绩的坏习惯,才有可能在自身盈利能力逐渐实现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估值接轨的同时,实现尽早入摩。
这次沪深两市234只个股如期入摩,其中创业板无一入选,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首先是由MSCI的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选股要求所决定的。在最上一层的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成份股都是全球范围内的中概股中的大盘股和中盘股,标的股约600多只。在此基础上,再从中挑选出中国A股国际通标准指数成份股,约400多只。然后,再从这400多只股票筛选出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也就是现在的234只。目前来看,创业板公司暂时不符合其选股标准,并不是不可理解的。整体来讲,MSCI中国指数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对于标的成份股市值、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流动性均有较高的要求。此次调入的股票市值主要集中在300亿元以上,而调出的主要集中在200亿元左右。其中,市场关注较高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信息技术及金融板块的权重各在25%左右,其次是消费品行业,权重在15%左右。对于新兴市场来说,上述行业成长空间仍然巨大,仍是未来最主要的权重板块及纳入标的的主要方向。
从去年宣布A股正式纳入MSCI至今更新的几次成份股名单可以发现,新经济领域标的比重逐步提升,后续进一步增加新经济公司标的预期是显然存在的。将来随着MSCI指数的扩大,中盘股进入标的池,主要将取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否符合外国投资者选美标准。这也许至少还需要一两年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创业板来说,现在它与MSCI暂时失之交臂,并不真的等于被抛弃。只要它能逐渐与海外成熟市场估值标准靠近,将来并不是没有进入MSCI的机会。
我国创业板曾被冠上 “中国纳斯达克”的光环。可惜的是,由于改头换面的创业板发行制度换汤不换药,不仅沿袭了发行端的以“三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超高比例融资圈钱为主要特征的新股发行制度性弊端,不少新股上市后更是不久就接二连三地大搞特搞高市值管理、高送转、高额度增发再融资的把戏。新“三高”连着旧“三高”,就这样在推高了创业板股价的同时,也推涨了创业板的泡沫。一时之间,新股上市后达到百亿市值、百元甚至数百元股价、一百多倍甚至几百倍静态市盈率,几乎成为创业板的普遍现象。新旧“三高”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本质上无不有着一脉相承之处。追根究底,与其说是市场化的新股稀缺性溢价、小市值偏好溢价、壳资源溢价、市值配售溢价、以及坐庄模式溢价、财务粉饰溢价造就了创业板的这也高那也高,不如说是以核准制核心的行政调控和过度监管为之提供了不合理的信用背书。
创业板目前已有73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53810亿元,流通市值达到32600亿元。创业板指数从最初的900多点,最低跌落至584点,最高蹿升至4037点,目前在1800点上下徘徊,期间不知有多少疯狂与幻灭的故事令市场不胜唏嘘。
创业板问题的根本症结不在于泡沫,而在于不合理的发行机制和交易制度。创业板的发行制度没有贯彻市场化原则,在价格市场化放开的同时没有体现资源配置生态化,退市机制又不到位,不仅创业企业有可能为了实现圈钱目的造假上市,风险投资机构和券商投行也有可能为了争夺上市资源而帮助和配合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混入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导致创业板二级市场盈利空间变小,炒作可能性加大,也给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对于创业板这种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仅靠单边性的严格监管,不仅难以对付,也是不容易很快见效的。
如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创业板的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改善,甚至实现较高的盈利增速水平,其平均市盈率水平得到进一步压缩,从而逐渐实现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估值接轨,应该说也不是不可以期待的。截至今年4月底,北上资金增持创业板互联互通标的的比例又一次创出了新高。作为外资流向的风向标渠道,北上资金的投资取向,也等于在告诉我们,只要改革有方并卓有实效,创业板并非没有希望,也不可能没有希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深交所近几年来说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业板改革,尤其是今年年初发布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所透露的“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的说法,至今犹自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有关方面所推出的独角兽IPO尤其是CDR却抢先一步,先行落地,甚至有可能借快捷通道之便利,将创业板远远地抛在后头。在这种情况下,入摩未成的创业板反而走火入魔,一度比入了摩的其他A股走势还强劲。人们不禁要问,创业板如此走火入魔,意欲何为?莫非还想重走此前业绩不强炒作强的老路?创业板倘若真的如此走火入魔,则既不可能在推进资源配置制度的创新性改革,扩大创业板包容性的基础上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只能是自抛自弃,自毁前程。
长远来看,MSCI或将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来变化不大的游戏规则,进一步强化价值投资特征。创业板只有更加实事求是地正视自身目前的不足,锐意进取,奋起改革,从根子上改变重融资轻回报重炒作轻改革重泡沫轻实绩的坏习惯,才有可能在自身盈利能力逐渐实现与海外成熟市场的估值接轨的同时,实现自己尽早入摩。
本文来源:金融投资报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