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产经新闻 > 正文

曾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它如今却要卖了PC业务

2018-06-06 15:51:43 来源:国际金融报社

(原标题:曾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它如今却要卖了PC业务,只为断臂求生)

曾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它如今却要卖了PC业务

6月5日,据共同社报道,东芝公司发布消息称,已经就出售个人电脑(PC)业务给夏普公司达成了协议。东芝预计转让80.1%的股份,10月1日完成出售程序。

此前围绕东芝芯片业务历时五个季度的交易也终于尘埃落定。6月1日,东芝完成向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为首的财团出售其芯片部门,价格为180亿美元。

东芝这家百年老店,在经历了业务长期亏损、财务造假丑闻、摘牌退市危机以及卖子求生后,能否把握机遇,重整旗鼓,焕发新生?

节节败退

做钟表起家的东芝,从19世纪80年代生产白炽灯开始壮大,随后生产日本第一台国产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饭煲等,成为日本白色家电革命的开创者。

曾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它如今却要卖了PC业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芝从一个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

进入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先锋。

然而2006年东芝开始投资的核电业务为此后的财务危机埋下伏笔。核电项目建设严重拖期超支,连年亏损。2015年东芝又被曝出持续八年的财务造假丑闻,2016年东芝旗下西屋电器暴露债务黑洞并最终走向破产。连续重拳将这家电子工业巨头推入摘牌退市的险境。

为了自救,东芝只得变卖资产填补债务窟窿,在相继卖掉家电、电视和医疗业务后,又不得不将断臂之剑砍向其核心资产——半导体业务板块。

出售核心资产

东芝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拥有世界存储器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闪存芯片业务。2017年2月,东芝向市场放出剥离闪存业务,成立子公司东芝存储公司并出售其多数股权的消息。

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各类资本竞逐,韩国芯片大厂SK海力士,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科技、硬盘大厂西部数据、闪存芯片头部用户苹果公司,以及中国台湾精密电子制造商富士康等产业链上的重要玩家,纷纷抛出橄榄枝。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几方势力围绕竞购标的展开多轮博弈。

2017年9月,交易最终花落以美国贝恩资本主导的日美韩财团联盟,此后东芝陆续向相关国家政府提交反垄断审查申请。本来最初计划在3月底完成,但由于中国反垄断机构的长期审查,该交易被推迟。

今年5月17日,东芝宣布,这一交易获得了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至此,该交易满足了有关此次股权转让的所有前提条件。

交易最终以180亿美元完成。与此同时,东芝集团通过回购股份仍掌控东芝存储公司40.2%的表决权,加上另一家日本股东豪雅(HOYA)掌握的9.9%表决权,日方最终持有东芝存储公司50.1%表决权,超过其他境外股东合计持有的49.9%表决权。这是达到日本政府和东芝集团最佳预期的一个结果。

放弃个人电脑业务

芯片业务出售后减轻了东芝的财务困境,东芝又将目光放在了PC业务上。

曾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它如今却要卖了PC业务

6月5日,据共同社报道,东芝公司发布消息称,已经就出售PC业务给夏普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收购的计划预计在本周内签约,2018年秋天完成整个交易,东芝预计将转让80.1%的股份。

东芝在1985 年推出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辉煌时期以旗下的Dynabook产品线拿下过市占率全球第一的宝座。随着新兴品牌的挑战,东芝除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接连失利之外,PC业务市占率也掉出全球前五。

事实上,卖掉电脑等亏损业务对于东芝来说并不是坏事儿。一方面,电脑业务已经不是东芝的核心业务。从2014财年开始,东芝已经在不少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停止零售计划,仅在日本和北美地区,仍然继续销售B2C的电脑产品。PC 销量已经从2011年度顶峰时期1700万台以上的年销量到2016年度缩小至180万。

另一方面,东芝电脑业务处在长期亏损状态,卖掉亏损业务可以改善东芝业绩。根据东芝的财报显示,2017 年东芝个人电脑部门营收为 1,673 亿日元,亏损 96 亿日元,较前一年亏损 5 亿日元大幅增加。

至于,原本也在 2010 年因财务情况恶化,宣布退出PC市场的夏普,在接受鸿海集团的策略投资下,受惠于鸿海有进行全球个人电脑大厂戴尔等公司的生产经验,凭借着高效生产与管理技术,决定重新投入电脑市场,作为新的收益来源。

东芝这家全球PC市场的鼻祖级别公司,卖掉PC业务后,将有至少9200万美元的资金(东芝电脑业务的估值为9200万美元),来进行业务重建。

全新起航

2017财年东芝净利润超过8000亿日元,实现了4年来首次扭亏为盈,这是东芝走出以往财务困境的里程碑事件,东芝也由此迎来了近3年来的全新发展。近期东芝动作频频,力图突破旧有框架体系,打造全新科技东芝形象。

东芝称,将在年内公布全新的公司发展战略“东芝 Next计划”。该计划是东芝集团针对东芝未来5年的全面革新与发展而制定的改革计划,其内容涵盖基本盈利能力强化措施、各业务的中期战略以及具体量化目标等各个方面,将全面展现东芝在未来5年内的布局。

其实自去年起,东芝集团就已逐步启动全新的运营体制。全新启航的东芝集团将以高新科技赋能行业发展,在社会基础设施、电力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无人驾驶等多项领域发力。

记者 李曦子

本文来源:国际金融报社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