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成为了中国收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同时也是总交易额最高的公司。虽然在过去几年,不少急于扩张的企业在政府对海外投机性交易的打压下暂缓了收购行为,但是阿里和腾讯这两家公司今年依然部署了更多的资本用于企业收购。下面创客小编就马云的阿里和马化腾的腾讯在2017的主要投资事件做一个简单的年度盘点,透过这些项目我们可以一览科技圈未来的发展大势。
对阿里巴巴而言,2017年是一个不错的年份,其估值翻了一番,达到了4000亿美元。不过,今年阿里巴巴也花了不少钱,它在以下十大投资项目共投资了110亿美元---尽管这比它2015年创纪录的投资狂潮少了20亿美元,但规模也十分庞大了。下面我们就看看阿里在2017年究竟投了那些项目。
1.高鑫零售
购资额:二十九亿美元。
国家:中国。
在亚马逊收购WholeFoods 6个月后,阿里巴巴也大胆进军食品杂货。阿里巴巴斥资近三十亿美元收购了高鑫零售(SunArtRetail)三分之一的股份,该公司经营着几个知名的超市品牌,包括RT-Mart和法国连锁企业Auchan在中国的门店。
然而,这笔交易并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进军线下商店…
2.银泰百货
购置额:二十六亿美元。
国家:中国。
早在2014年初,阿里巴巴就首次对实体零售进行了认真的推动,当时该公司向百货商场和商场公司银泰投入了近七亿美元。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又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英泰集团(Intime)
3.Tokopedia
投资:十一亿美元。
国家:印度尼西亚。
2017年,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对海外初创企业的投资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今年8月,该公司通过向印尼电子商务应用Tokopedia投入大量资金,将2016年收购Lazada的交易规模扩大了一倍。Lazada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建立了一个在线购物帝国。
4.Lazada
供资回合:十亿美元
国家:印度尼西亚。
今年4月,阿里巴巴增持了Lazada的股份,额外支付了10亿美元。
张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仍然相对没有被开发,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上升轨迹。”“我们将继续通过拉扎达将我们的资源投入东南亚,以抓住这些增长机会。”
5.饿了么
投资:十亿美元。
国家:中国
中国对食品配送的渴望日益高涨,这促使阿里巴巴再次投资饿了么。过去几年,饿了么在中国各地的本土服务初创企业蓬勃发展之后,已成为领先的送餐应用。
主要竞争对手腾讯也是投资者。
6.菜鸟物流
购置额:七亿九千九百万美元。
国家:中国。
菜鸟是阿里巴巴的物流部门,运营着一个物流仓储网络。该服务每天处理五千七百万次送货。
这一最新的投资让阿里巴巴的菜鸟持有高达51%的股份。
几个月前,菜鸟展示了它的第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包裹分类设备,机器人在那里完成大部分工作。
7.Ofo
投资:七亿美元。
国家:中国
Ofo是中国最大的两款自行车分享应用之一,仅次于摩拜。
在这一年,许多这样的服务都在苦苦挣扎--至少有三家公司面临破产危机--Ofo和摩拜都得到了巨额融资的支持,因为它们都在竞相向海外扩张。
Ofo在15个国家的180个城市开展业务,每天提供超过2500万次的乘车服务。
8.搜车
供资回合:三亿三千五百万美元。
国家:中国。
Souche--中文字面上的“搜索车”--作为二手车购买者的搜索引擎而名副其实。它还提供汽车融资。
这家初创公司正计划在2018年年底在美国进行上市(IPO)。
9.易果
投资:三亿美元。
国家:中国。
新鲜食品应用易果在中国20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其中一些大城市的食品日均配送。
这是阿里巴巴第四次支持易果。与其对其他零售商的投资一样,这笔资金也让阿里巴巴获得了物流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利用了这家初创公司发展完善的冷藏配送卡车网络。
10.BigBasket
投资:二亿八千万美元
国家:印度。
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在印度,阿里巴巴投资于食品杂货初创企业BigBasket的行动正处于后期阶段。BigBasket正在与亚马逊的服务对抗。如果这一情况得以实现,这将是这家中国公司自支持购物和移动钱包应用Paytm以来最大的押注。
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与游戏巨头,腾讯在2017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其市值一度从2000亿美元飙升至5231亿美元,市值首度超过Facebook,成为紧随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之后的全球第五大市值的公司,也是亚洲首家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秉承其开放式的投资理念的腾讯,在2017年度,其投资额尽管比去年下降了许多,但还是有一大批创业公司拿到了投资,以下我们就为各位看官盘点一下2017腾讯最大的10笔投资。
1. 美团点评
投资金额:40亿美元
国家:中国
2017年10月19日,由腾讯领头,还有老虎基金、红杉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共同参与了对美团的40亿美元投资。此次投资,腾讯将为美团开放微信庞大的生态系统入口,与其出行、票务等公共服务共同构建其O2O帝国。
2.NIO
投资金额:16亿美元
国家:中国
NIO以前被称为NextEV,是中国电动汽车新兴公司之一。NIO还以百度为后盾,是中国泰坦的Apollo平台的一部分,在该平台上汽车和科技公司共享自驾车数据和技术。
今年,NIO 宣布将在2020年前发展完全自动驾驶汽车。6月份,该公司的投资机构NIO 资本为北京的自驾汽车软件公司Momenta 领投了4600万美元。
3. Flipkart
投资金额:14亿美元
国家: 印度
4月份Flipkart增加了14亿美元,是所有印度互联网公司筹集的最大资金。除了腾讯之外,eBay和微软也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前者将其印度业务出售给Flipkart。
今年以来,印度电子商务行业的整合,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代理之战(亚马逊正在自行处理)。阿里巴巴押注Paytm的电子商务业务,而腾讯更看好Flipkart的电子商务。
4.Ola奥拉
投资金额: 11亿美元
国家:印度
在“反Uber联盟”的投资之后(腾讯曾投资中国的滴滴出行,美国的Lyft和印度尼西亚的Go-Jek),腾讯继续在2017年为全球乘用车行业注入资金。在印度,腾讯选择了支持Ola(奥拉)。
这笔11亿美元的投资将促进印度的奥拉发展成另一个Uber,它有自己的高涨热度,并可能从软银和其他投资者获得更多的100亿美元。同时,印度创业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从自动人力车到豪华轿车的服务和车辆的多样性。
5、摩拜单车
投资金额:8.15亿美元(两轮)
国家:中国
摩拜和ofo已经成为共享单车界最大的两家公司,并且分别得到了腾讯和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两大巨头的支持。截至目前,两家公司都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150多个城市投放了自行车。
蚂蚁金服相对于微信的一个优势是芝麻信用,如果用户的信用等级足够高,那么就可以不用交押金就可以用车。而腾讯信贷仍在进行测试版测试。去年11月,广州的一些用户可以用它来租用摩拜打车,无需支付299元的押金。
6、易鑫集团
投资金额:5.79亿美元
国家:中国
易鑫集团汽车在线零售平台消费者与不同的汽车相关公司和服务联系在一起,比如汽车经销商和二手车贷款。除了腾讯之外,京东也是其支持者。十一月,易鑫以八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7、快手
投资金额:3.5亿美元
国家:中国
快手是一款即时流媒体app,在中国小城市乃至城镇大受欢迎。到今年3月腾讯投资时,该应用程序每天有五千万活跃用户。据彭博据估计,这次投资使得快手估值上升至三十亿美元。
8、转转
投资金额:2亿美元
国家:中国
“转转”是一个闲置物品交易市场,它是58同城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千禧一代的消费者,开始热衷于二手产品(如:二手电子产品和服装等)交易。“转转”与阿里旗下的网络跳蚤市场“咸鱼”展开激烈的竞争。
9、好大夫在线
投资金额:2亿美元
国家:中国
好大夫在线是一家在线医疗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预约、找到医生和医院、支付费用等服务,医生则可以通过该网站赚取额外收入。腾讯在医疗保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投资,涵盖了从精确遗传学到医院排队应用程序等各个领域。
10、VIPKID
投资金额:2亿美元
国家:中国
VIPKID是一家在线英语教育公司,它将中国4至12岁的孩子与美国和加拿大的教师联系起来,腾讯、红杉资本、振丰基金等都是其投资者。和医疗保健一样,教育也是腾讯喜欢投资的另一个领域。就在VIPKID 进行D轮融资的前几个月,腾讯投了一亿二千万美元给一家中国在线辅导公司猿辅导。
总体来看,在互联网行业,腾讯和阿里的“双寡头”局势是否已然取代了BAT的三足鼎立,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无论是为了抢占市场还是完善企业生态布局,行业巨头们都必然会将资金投入有限的风口之上,所涉及的领域将有越来越多的重合。竞争还是合作,将成为马云马化腾们必须面对的选择。纵观2017年,互联网巨头们聚首新零售领域,未来在新零售迅猛增长的同时,整体的竞争烈度也将急剧上升,新零售领域的投资热或将赶超此前的共享单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趣谈》是一挡专注于挖掘互联网圈新鲜趣事的栏目,这里有最新的圈内动态,另类的视角解读以及各类有趣产品的介绍。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