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页 > 品牌 > 互联网趣谈 > 正文

2018-08-15

转型电商再折戟 壮士断腕的万达即将转战人工智能

万达王健林飞凡转型

万达的转型之路从开始的那一天开始就历经坎坷,如今面对转型电商的再次折戟,王健林现身说法,指明人工智能将是万达的下一个山头。

近段时间,关于万达老总王健林遭遇滑铁卢的报到层出不穷,然而王健林本人也并对此做出正面的回应,让人对于事情的真相越发觉得是那么回事。屋漏偏逢连夜雨。今日有消息传出,万达集团旗下的飞凡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

飞凡大裁员

消息人士称,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旗下的飞凡公司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去70%的的员工。裁员的流程则是:首先是尚在试用期的员工一律不得转正,直接走人。其次,历史审计问题的,比如去年双十一有刷单行为的也开除。最后,年终考核被评定为B的也离职。通过以上流程,飞凡公司将裁员三分之二。

5093000014d5e8fa8dea.jpg

另外,网络科技集团旗下的其他版块如金融科技版块的网贷公司等也将承担部分裁员任务。在万达的考核体系中,评级共分ABCD四级,A为最高,D为不合格。消息人士称,大多数员工都会得到一个C。而刷单行为则是飞凡公司为了完成KPI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

消息人士称,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为了完成KPI,飞凡公司的一部分员工在商超领域进行刷单,为此万达开除了一部分刷单员工。

万达为何选择这个时候给自己 “减肥”?

房地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在经历去年一轮房价疯涨之后,如今的房价几乎可以认为处于高位,一二线的楼市泡沫初步显现,而且开发成本巨大。而且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力度之大,使流向楼市的资金不断减少。这对地产商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因为地产商的盈利往往伴随着高负债,对现金流的渴求度很高。

因此,虽然依托房地产的重资产模式还能发展,但发展空间在逐渐缩小,发展难度不断加大。选在这个时候退场,既能规避政策层面的风险,又能利用自身品牌、资金优势,通过转型升级,扩大轻资产规模,找到新的盈利点。

50920000ea0444f84984.jpg

而且转型轻资产后的万达,发展的空间将会更大。跟依靠房价,看销售利润盈利的重资产相比,轻资产因为是纯投资不销售,可以脱离房价的束缚,依靠人口经济实现盈利。也就是说,只要城区人够多,租金回报比合适就能盈利。

说万达抛售重资产是为了解决自身债务危机和发展危机,实在有失偏颇,而且并非科学、理性、专业的判断。简单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王健林此举实则是为了让万达加快转型升级,尽早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他押注的压根就不是重资产,而是中国的消费升级。

房价涨跌并非他关注的重点,他关注的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让万达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永远站在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上。而品牌化的万达商业管理,万达院线、影视和体育等,既在风口之上,也是大势所趋。

万达的转型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首先,万达做电商缺乏互联网思维。传统百货转型不仅仅是电商化,把线下的商品搬到线上销售而已,无法吸引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与主流电商、第三方移动支付合作,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电商平台。

其次,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分配两极化明显。万达百货的线下资源已经发展多年,在行业内形成了领先优势,但其线上资源却少的可怜,线下与线上资源分配头重脚轻,过于两极化。而电商的重要意义在于,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资源,实现一体化服务。

4e7d0004a611358e88b3.jpg

再次,盈利模式不明。万达投入50亿打造电商平台,但却需要三年时间寻找盈利模式以及盈利的方向,实在让人难以理解,盈利模式问题不是应该在成立之初就明确的吗?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瞬息万变,谁都无法预知下一秒的变化,更何况3年后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第四,电商领域已经形成一定格局。2014年,中国电商市场份额排名为,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国美、亚马逊、1号店、易迅、聚美优品、其他。其中,天猫、京东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9.3%、20.2%。电商市场已经形成一定格局,传统百货转型电商作为后来者很难进入。

王健林再定"小目标”  万达受电商的影响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互联网进入中国20多年,特别是进入网络购物时代以后,对实体商业冲击还是颇大的,在这个冲击下,很多实体店生存比较艰难。

王健林表示,万达作为中国实体商业的一个代表,这些年受电子商务的冲击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说影响微乎其微。“我举个例子,最近五年开业的万达广场客流、收入和租金这三项核心指标,环比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以上,不是简单的收入增长,客单价也提高了。而且从投资方面来看,这两年恰恰是万达广场的高速增长时期。在2016年之前,我们每年最多开业25个万达广场,2016年和今年连续两年万达每年有50多家万达广场开业,这两年的增速是100%。”

4788565f52c3464485856f4b43503bc1_th.jpg

按照王健林的设计,未来万达广场将非常强调体验消费比重。“我们规划设计院有一个强制条件,原则上要求新开店和调整后的老店体验消费的业态占比不低于60%,否则审批通不过。我们还有一个目标,争取用三四年时间,使体验消费业态达到70%。体验消费占比多了,受到电商的冲击也就小了。”

然而事实真的会是如此么?我们先来看看王健林的大目标1000个万达广场是什么概念?230个到1000个,目前还差770个。未来10年之内,每年平均发展77个万达广场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只能说理想确实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对于王健林抛出的“1000个万达广场”计划,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达广场模式已经过时。

王健林:未来万达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

12月19日苏宁在南京召开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未来3年要开15000家互联网店面,另外大会还邀请了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上台演讲,王健林在演讲中表示万达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

王健林称,作为实体商业的一个代表,万达实际上这些年受电子商务的冲击,我们自己体会是很小的。所以甚至我们自己说影响微乎其微。王健林表示,消费分两种,一种是替代消费,实实在在可以代替我买这种物理性的东西,还有一种体验消费,体验消费没有表现出这个物理性的东西,但是放在前头,有了感受,有了感知,吃个饭、建个身、理个发、唱个歌、看个电影等等体验式的消费。网络购物对体验消费,永远无法替代。王健林最后表示,线上线下的融合方法,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人工智能,并且将大量实施。

也许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它不会也不被允许有系统性风险,但是大佬们“嘴上说不要可是身体却很诚实”,这也从侧面证实房地产或已经离辉煌越来越远,难道地产大亨以后真的也要转投AI市场了?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栏目介绍

《互联网趣谈》是一挡专注于挖掘互联网圈新鲜趣事的栏目,这里有最新的圈内动态,另类的视角解读以及各类有趣产品的介绍。

  •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