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对于万达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上午万达商业和融创中国达成一笔632亿元的大交易,涉及文化和酒店资产。下午停牌数日的万达电影发布公告,宣布拟发行股份购买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下称万达影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万达在同一天干了两件震惊市场的大事。
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并不是第一次“拥抱”。去年5月,万达电影曾披露重组方案,拟以372亿元收购万达影视100%股权,3个月后万达电影宣布中止此方案,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认为重组的时机尚不够成熟。时隔一年,万达电影再次重启收购万达影视的计划。
王健林构建的影视帝国
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同属于万达集团旗下的影视公司,控股股东都是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可以说是自家人,当然重组的事都由大老板王健林说了算。
万达电影成立于2005年, 2015年1月22日登陆A股市场,被称为“中国院线第一股”,目前总市值611亿元,流动市值220亿元,巅峰时期总市值曾突破千亿。
万达电影旗下有万达电影院线(香港)有限公司、慕威时尚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澳大利亚Hoyts三大子公司,另外在全国各大城市均设有子公司。万达电影自2015年上市以来加快扩张步伐,包括以22.46亿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院线Hoyts,12亿元收购慕威时尚,10亿元收购世茂影院15家子公司,3亿元入股博纳影业。另外还投资了时光网20%股权、奥纳投资、厚品文化等,具体金额未披露。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万达电影拥有影城401家,银幕3564块,年末会员突破8000万,市场份额目前占全球的12%。
而万达影视成立于2009年,旗下有青岛万达影视、万达影业(青岛)有限公司、互爱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等。主要业务包括原万达影视、传奇影业、互爱互动,而美国传奇影业是由青岛万达影视以35亿美元收购。
除此之外万达集团还以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万达通过一系列并购行动不仅引进了国外的优质的影视资源,还整合了国内优质院线,万达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企业。
万达电影重组是产业和资本的角逐
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同属于万达产业链,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万达影视,能更好地发挥资本的魔力。重组过程其实是自己和自己做买卖,基本不花钱。按照万达影视去年的估值372亿来算,如果收购完成,万达电影的总市值将增至1000亿元以上。
现在市场普遍关心的是这次重组的对价是多少?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但万达影视这几年的经营其实不太好。其2014年和201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6.91亿元和-39.70亿元,连续两年负增长。而万达影视的亏损主要来源是传奇影业上的业务,如果剥离传奇影业,其2015年的净利润就能实现净增长。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剥离了传奇影业的业务,万达影视的资产规模也不过12.5亿元,而其2015年的总资产为305亿元,相比来说太少了,会影响重组对价,进而影响重组的估值。从去年的重组来看,利润也是影响重组成功的一大原因。而今年重组的对价还没有公布,万达影视2016年的资产、利润状况还未公开,不过已有分析师指出,从利润的角度考虑,今年万达影视的对价应该不会高过去年。
万达电影重组之前股价持续下跌
6月22日,万达电影大跌逾9.87%,创去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下午股票临时停牌。万达电影进入2016年后,股价便持续下跌,从最高点的139元/股跌至现在的52.04元/股。
笔者查看了万达电影的财务报表,发现公司业绩非常稳健,符合蓝筹股的特性。2011年-2016年营业总收入和归属股东净利润每年都实现增长,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和净利润33.3亿,均超去年同期。但是公司业绩增长了,股价却一直在跌。
从整个行业来看,不光是万达电影一家股价不行了。从2016年开始,文化传媒和影视板块的股价都在缩水,而且是“非常水”,比如华谊兄弟、华数传媒、中视传媒等股票都遭遇腰斩。因为2016年之前行业估值普遍过高,股价出现下跌也属于正常现象,其实也是重新回归价值的过程。
万达电影如果重组成功,不管是为了挽救颓势的股价还是要整合影视资源,将万达影视的壳价值发挥作用,对于万达和王健林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数据解码》栏目是由云掌财经数据分析师团队创作的一档数据解析栏目,意在通过深度剖析让读者挖掘一周财经数据背后的意义。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