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为卡梅隆正名 科幻电影绝不是儿戏
斯皮尔伯格讲述《第三类接触》的拍摄初衷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海报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不久前吐槽漫威电影的事:他在西雅图的流行文化博物馆推广新纪录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时直言,虽然他对《复仇者联盟》系列没有偏见,但他为科幻题材被这类超级英雄电影占据太久而感到忧虑。
“卡神”的此番言论在影迷群体中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反指他太久没有作品面世,只会耍嘴皮子。但随着《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的播出,种种喧嚣如潮水般退去。该系列片豆瓣评分高达9.4分,成功为“卡神”正名。
初衷:探究科幻作品的意义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AMC推出的纪录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担任执行制片人及主持,他请来众多业界大师,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科幻作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在开场白中,詹姆斯·卡梅隆直抒胸臆:各式各样的科幻电影一直是我的心头好,我喜欢那些想法带来的力量,喜欢那些宏大的问题:“宇宙中有什么?”“世界将会如何终结?”“科技会毁灭我们吗?”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学到什么……”这说出了每一个科幻迷的心里话。
在卡梅隆看来,科幻电影绝对不是儿戏,也不是简单的“爆米花”。这或许就是他看不上漫威电影的原因:“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对《复仇者联盟》感到厌倦,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电影,只是,除了雄性激素过高、没有家庭的男人们花两个小时拼死冒险顺便摧毁城市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
嘉宾:请来的都是业界大咖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共分六集,分别是《外星生命(Aliens)》《外太空(Space)》《怪物(Monsters)》《黑暗未来(Dark Futures)》《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s》《时间旅行(Time Travel)》。
在片中亮相的都是业界鼎鼎有名的人物:雷德利·斯科特(《异形》《火星救援》《银翼杀手2049》《普罗米修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E.T》《头号玩家》)、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吉尔莫·德尔·托罗(《环太平洋》《地狱男爵》《水形物语》)、克里斯托弗·诺兰(《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保罗·范霍文(《她》《星河战队》)、吕克·贝松(《第五元素》《超体》《星际特工》)……这些大师分享的经历和感想,让流行文化博物馆的科幻奇幻名人堂熠熠生辉。
詹姆斯·卡梅隆认为,如今科幻电影已分裂为两大类:一类是极端逃避现实,不需要任何科技顾问,就像《银河护卫队》这种纯粹好玩的电影,而“不在乎这些宇宙飞船是怎么运作的”;另一类则是像《火星救援》《星际迷航》这种“对科学负责任的科幻电影”。至于卡梅隆和座上宾们则无疑是把科幻电影当做探索世界、了解人性的一种方式,就如奇诺·里维斯所说:“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总会包含着社会、政治、文化等种种信息。这不是普通的世界,但它也面临着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首集:老斯回忆起童年故事
在第一期节目中,卡梅隆与斯皮尔伯格就《第三类接触》《E.T.》等作品进行了交流。被称为“老顽童”的斯皮尔伯格在作品中始终保持童真的色彩,他坦言:“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输给我的,他用一个卷毯子的硬纸筒制造了一个直径5厘米的反射望远镜,然后我就看见了木星的卫星——那是他指给我看的第一个天体。我还看到了土星环,那是我六七岁的时候。”
1977年上映的《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之一。该片被视为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影片将外星人描述为温和友善的,而不像此前的电影几乎都将外星人塑造成邪恶的怪物。这同样来源于斯皮尔伯格的童年经历:“有天半夜,我被父亲叫醒,他带我去看狮子座的流星雨。在新泽西州的某处小山坡,几百人躺在野餐凳上,那个场景后来就出现在《第三类接触》里。我们一起枕着军用背包,抬头望着夜空,每过大概30秒,就会有一道很亮的光从夜空中划过,多么美好。我看着星空说:‘如果我有机会拍一部科幻电影,我希望那些家伙是为了和平而来的。’”善孕育更伟大的善,这就是斯皮尔伯格心目中科幻作品的作用。
当然,科幻作品中的外星生物并不总是友善的。《独立日》主演威尔·史密斯认为,关于外星侵略的电影,是对人性黑暗面的隐喻,与其说是外星人侵略并摧毁地球,不如说是人类摧毁了自己的星球。科幻作家尼迪·奥科拉弗也在节目中表示:“我们借外星人勾勒我们的梦想、希望与渴望。而更常见的是,我们借外星人来表现我们对未知的恐惧。”记者 邵梓恒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