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娱乐 > 其他 > 正文

雷格斯新研究发现有70%的人放弃传统办公室而选择灵活办公

2018-06-11 22:06:20 来源:财经界

雷格斯母公司IWG面向全球96个国家/地区的18,000多名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发起“对灵活办公的看法”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如上结论

根据最近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全球调查,全球有超过2/3的员工每周都会远程工作,超过1/2的员工一周内至少有一半时间远程工作,这预示着企业地产将面临大规模重新评估。

旗下拥有雷格斯和Spaces等出色办公空间的IWG集团认为,科技变革、全球化以及员工期望的改变已成为推动移动办公人员涌现的主要力量。

2018年5月,IWG发布了一项以全球96个国家/地区18,000多名商务人士的观点为依据的调查。调查发现,有70%的员工一周内至少有一天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工作。超过一半(53%)的员工每周有一半或更多时间远程工作,超过10%的员工一周内会有五次不在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工作。

IWG集团CEO兼创始人Mark Dixon表示,“以往奔波于西雅图和新加坡之间,伦敦和拉各斯之间的商务人士无需再在某一特定办公室花费太多时间。”

“我们已经跨入移动办公时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于员工个人而言如此,于企业同样如此。放眼全球,人们的办公理念正在发生巨大转变。企业现在密切关注这一转变对其地产投资组合的影响。”

IWG的这项调查还发现,企业已经认识到,为员工提供灵活办公策略将在很多方面为企业带来益处:

· 业务增长(由2016年的67%提高至89%)

· 竞争力(由2014年的59%提高至87%)

· 工作效率(由2013年的75%提高至82%)

· 吸引及留住杰出人才(由2016年的64%提高至80%)

· 利润最大化(83%)

一直以来,世人眼中的办公室工作总是离不开固定的办公地点和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与以往迥异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令企业和员工皆可从中获益。

IWG的这项调查发现,灵活办公模式不仅能缩短通勤时间,还能提高生产率、员工留任率、工作满意度及员工创造力。此外,灵活办公还可为企业带来财务及战略上的优势。

打造更快乐、高效的员工队伍

传统办公模式向灵活办公模式的转变折射出办公人员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80%的受调查企业认为灵活办公有助于他们留住杰出人才,同时64%的企业在招募时以灵活办公为亮点吸引人才。其中过半(58%)的企业认为灵活办公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这表明企业急需提供顺应当今员工需求的工作环境,以留住优秀人才。

灵活办公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高达91%的企业表示这有助于提高员工外出期间的工作效率。

IWG集团常务董事兼全球品牌及风险投资主管Ian Hallett表示,“新科技的应用意味着我们很多人现在都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对企业而言,难点在于如何善用这一新趋势。企业逐渐认识到灵活办公的优势,发现这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及业务表现。”

人人皆需“按需”服务

调查还发现,灵活办公及使用联合办公空间不再只局限于初创企业。Etihad Airways、Diesel、GSK、Mastercard、Microsoft、Oracle及Uber等全球知名企业均已采纳灵活办公空间的方案。

Dixon先生补充道,“随着科技变革及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普遍开始使用按需服务,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越来越希望将更多精力运用在核心业务上。”

“灵活办公模式由专业的联合办公空间供应商提供,已激发起企业内部包括风险管理、业务开发、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及策略等许多职能部门高层领导的讨论热潮。”

“不久的将来,灵活办公将成为一种人们广为接受的工作方式,并且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编辑备注

本次IWG灵活办公调查以96个国家/地区18,000多名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为研究对象。样本取自IWG全球联系人数据库,该数据库收集了全球210多万资深商务人士、管理人员或企业主的相关数据信息。因此,该样本可以较好地代表全球商务领域的高管及企业主。IWG从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众多客户、潜在客户及企业领导中随机抽取一些人员,邀其参与2018年1月的网上投票调查。该项调查由MindMetre Research独立开展,参与者需就灵活办公的益处及发展动因提供个人看法。

关于IWG

IWG引领办公空间革新。截至目前,已为超过250万名客户及其企业提供帮助,助其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提供的办公空间、社区和服务集专业性、启发性和协作性于一体,并且类型不同,任君挑选。

数字化和新科技正在改变工作环境。员工希望以喜欢的方式在心仪的工作环境中办公,以此提高个人工作效率,而企业希望获得财务和战略利益。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初创公司、中小型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其经营目标、人员和愿景较为独特。这类公司希望办公空间和社区能契合自身需求,他们希望拥有选择权。

我们正好能满足其需求,并且提供多种办公空间选择,例如雷格斯、Spaces、No18、Basepoint、Open Office以及Signature。我们可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创造个人、财务和战略价值,其中包括令人向往的公司、知名组织、个体以及下一代行业先锋。他们借弹性工作之力提高生产力、工作效率、敏捷性以及市场邻近性。

我们即将迎来爆发临界点,办公空间变革即将来临。

本文来源:财经界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