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新规:网约车司机考核不过须“回炉”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昨日上午,交通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公布了《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两份文件。据了解,网约车驾驶员服务标准也将纳入出租车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出租车(包括网约车)驾驶员在考核周期内得分低于3分的,要“回炉”接受培训,而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租汽车企业还需要分别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
网约车将纳入出租车服务考核体系
在交通运输部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修订的《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简称《办法》)正式对外公布。据了解,考核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考核指标设置上包含扣分项与加分项,网约车平台企业不按规定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安装卫星定位设置,网约车驾驶员无证运营、故意绕道等情况均为扣分项。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办法》将网约车新业态纳入考核,明确网约车和巡游车,均须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指标设置上,既考虑了网约车和巡游车的共性要求,促进新老业态良性竞争、逐步融合发展;又根据网约车独有的经营服务特征,量身定制设置了数据接入、运营服务信息公开等指标。
其中,网约车平台公司的考核基准分为1000分,共设置企业管理、信息数据、安全运营、运营服务、社会责任和加分项目等6类共19个项目的考核指标。
而网约车驾驶员考核基准分为20分,在考核周期内得分低于3分的,须按要求接受培训。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租汽车企业分别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
严查以顺风车名义开展非法运营行为
“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中,无论新老进入者,依法合规经营都是前提,任何企业都不能触及扰乱市场秩序、维护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底线。”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前一段时间交通运输部连续发了9篇针对网约车行业乱象的文章,近一段时间正抓紧制定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下一阶段将采取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吴春耕还表示,对于规范网约车行业问题,交通部希望有关各方给予积极配合,共同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从业人员、乘客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特别是强化行业信用体系,规范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针对社会关注的“顺风车”乱象,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各地还应加强打击以“顺风车”或“小客车合乘之名”行非法运营之实的网约车行业违法行为。
■焦点
如何考核网约车驾驶员?
驾驶员无证运营、转借车辆将一次扣满20分
根据新修订的《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网约车驾驶与巡游出租车驾驶员一样,都需要接受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据悉,网约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20分的计分制,并根据考核分数为驾驶员设定了AAA级、AA级、A级、B级4个信誉等级。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驾驶员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情况评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并提供查询服务。
按照《办法》要求,在考核周期内得分低于3分的,须按要求接受培训。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出租汽车企业分别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
记者注意到,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评分标准”,无证运营、转借车辆、故意泄露乘客隐私、拾到乘客遗留物品拒不上交等11项行为将一次扣满20分;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断服务的将被扣10分;故意绕道的、强行搭乘其他乘客会被扣5分;车容车貌不整洁的、不按乘客意愿使用音响和空调等设施设备的也将扣1分。
除了扣分项以外,新修订的标准中,还增设了“加分项”,加分分值最高为10分。义务服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行为都将会被加上1到10分的信誉分。
如何规范网约车管理?
各地须加强事前准入把关、平台应落实承运人主体责任
针对近期发生的几起网约车乘客恶性伤害事件,交通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部一直密切关注着网约车的运营安全问题,也曾多次强调网约车领域不是法外之地。为了切实加强乘客安全保障,各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密切合作:
一是加强事前准入把关。有关各方和企业应该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尤其是加强对驾驶员的驾驶经历、交通责任事故、暴力犯罪记录等背景情况核查,防止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进入行业,守住安全底线;
二是落实网约车平台公司的承运人主体责任。平台公司应该组织驾驶员开展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网约车平台公司还应发挥技术优势,保证接入的车辆和驾驶员取得合法营运资质,并通过卫星定位和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保证线上线下车辆和驾驶员一致,加强营运中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平台公司应该对车辆长时间停留和软件注销等特殊情况进行重点监管;
三是各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各地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督力度,完善网约车平台和驾驶人信用体系。
■相关新闻
强行上地铁等9类行为将入黑名单
乘坐地铁时有强行上下车、攀爬护栏站台门等行为,乘客将被记入“不良记录”信息库。在昨天的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将于7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明确了9类危害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介绍,《规定》从运营基础要求、运营服务、安全支持保障、应急处置等方面,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政策措施。
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规定》明确禁止了9类危害或者可能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行为,包括禁止强行上下车,禁止攀爬或者跨越围栏、护栏、护网、站台门等,禁止在车站出入口5米范围内停放车辆,禁止在地面或者高架线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和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
针对乘客在轨道交通内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规定》显示,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不良记录和乘客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库,并按照规定将有关信用信息及时纳入交通运输和相关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责任编辑:解芳璇)本文来源:新京报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