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与统一:昔日决战消耗40亿根火腿肠,今日成难兄难弟
?砺石导言:20世纪90年代初,康师傅和统一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成为彼此的直接竞争对手,在2013至2014年的方便面大战中,两家公司共消耗掉40亿根火腿肠用于用户购买方便面的赠品。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等大环境的变化,二者业务都开始遭受到巨大冲击,彼此正由竞争对手变为新时代环境下的难兄难弟。
20世纪80年代末,在台湾岛内发展磕磕绊绊的魏家兄弟,带着1.5亿新台币到大陆试水。他们相继在北京、济南、秦皇岛、通辽等地开办了4家合资企业,生产过蓖麻油、蛋卷酥等产品,但受限于当时大陆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生意并没有太大起色。
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魏家兄弟后来的事业。1991年,魏家兄弟中的老四魏应行在火车上吃从台湾老家带来的方便面,方便面的香味很快飘满了整个车厢。于是,车厢内的乘客不时有人向魏应行询问,在哪里能买到这种方便面。这让魏家兄弟看到了商机。
1992年8月,魏氏兄弟投资800万美元成立了生产方便面食品的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第一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也在同一年诞生,并迅速风靡了全中国。
眼看着康师傅在大陆创造了奇迹,彼时的台湾食品业和流通业巨头统一也于1993年来到大陆,同样生产方便面。这两家来自台湾的企业,之后在大陆市场缠斗了20多年。然而,世易时移,现在的他们却很难互相再称为对手。
1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消费市场,还是一片巨大的蓝海。魏氏兄弟的方便面业务也进展的非常顺利。1994年,康师傅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日产量很快突破了2500万包。康师傅的销售量也在节节攀升,并最终凭借年销售60亿包的成绩,坐上了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头把交椅。
1995年,康师傅将业务扩大至糕饼和饮品。1996年,康师傅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
与康师傅略有不同,统一在投资大陆之前,已经是台湾食品业和流通业的老大。1992年,统一创始人高清愿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在2017年达到1200亿美元的营业额,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团。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统一在1993年把投资目标转向了大陆。
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大红大紫之时,统一试图以台湾人喜欢的鲜虾面赢得大陆市场,却开局不利,遭遇了严重的水土不服,1998年时已经在营收上落后于康师傅10个亿。
渠道一直是快消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一环。康师傅是最早提出渠道下沉的快消企业。早在2000年前后,康师傅就把渠道扩展到了地市级和乡镇。一种说法是,康师傅能在两周之内完成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从城市到乡镇夫妻店的分销。这意味着康师傅在与统一的竞争中具备更强的渠道优势。
统一的渠道触角没有那么严密,它只在地市级以上的城镇做生意。不过,作为台湾食品业的老大,统一的研发能力却更胜一筹。
2008年,统一推出老坛酸菜牛肉味面,并请来汪涵担任代言人。这款面很快成为方便面界的爆款。在老坛酸菜牛肉面年销售额达到20亿时,唯恐老大地位不保的康师傅推出了陈坛酸菜牛肉面,开始与统一正面交锋。
“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统一当时以这样的广告语来影射康师傅的跟进行为。
2001年开始,康师傅和统一均推出了茶饮料,开始了在茶饮料领域的竞争。2002年,统一的每日鲜橙多与康师傅的“鲜の每日C”再次在中国大陆搅动了“一池春水”,凭借你争我赶,二者在竞争中很快成长为中国软饮料领域的新贵,并一度惊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巨头。
彼时的康师傅和统一,既是一对竞争者,同时也在大陆广阔的市场中,实现了迅速的成长。2007年,统一也完成了香港上市的计划。
2
对于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来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康师傅和统一在产品和渠道领域扮演的是引领者的角色。但二者在业务上的碰撞也始终没有停止。2013年,两家公司又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方便面大战。统一董事长罗智先曾透露,在两家公司的火拼中,共消耗掉40亿根火腿肠用于购买方便面的赠品。这也被外界看做是2014年两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过停止方便面大战的统一、康师傅并没有在之后迎来业绩的回升。2016年,对于康师傅和统一来说,都是比较艰难的一年。当年统一实现收入约为2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5.1%,净利润为6.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7.2%;康师傅当年营收约为57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净利润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3%。
二者业绩的下滑与方便面行业需求的下滑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世界方便面协会(WINA)的数据显示,2011~2013年,中国方便面年需求量一路增长到了462.2亿份。2013年之后,整个市场需求开始一路下滑。到2016年,整个中国市场需求已经跌到了385.2亿份。
但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渠道变革......这些因素才是康师傅与统一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比如,对于消费升级来说,在中国人消费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品牌自动下沉,沦为了低端产品。
在面对不确定性方面,统一和康师傅甚至于更多扎根于中国市场的快消巨头,都变成了趋势的防御者。
如何在巨变的市场环境面前,抓住那根避免衰退的救命绳索,两家选择了不一样的做法。
康师傅则进行产品升级、发力中高端产品。过去两年,康师傅不仅升级了方便面品类,推出高价面和高端面,而且在饮料领域,则推出中端水“优悦”,以应对中国大陆市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统一更加专注于自创品牌的升级。除了适时抓住方便面领域的升级机会,推出高端面之外,统一更是着力在饮料领域的创新。2014年,统一的功能性饮料“海之言”抢占高端市场;2015年,在统一推出的12款饮料中,走卖萌路线的“小茗同学”脱颖而出。依靠这两款饮料,在其他饮料巨头业绩下滑的2015年,统一饮料板块营收微涨了0.3%。
2016和2017年,统一继续保持了较为激进的新款推出策略,不仅在果蔬汁领域持续推出新品,并跨界到功能性饮料领域,并大胆弱化集团属性,继续“去统一化”策略。
两家祭出的各种大动作对于应对外界趋势的变化还是有效的。2017年,无论是康师傅还是统一,业绩都有所回升。但是担忧并不是没有。在中国大陆人口红利消失的当下,市场竞争更多从增量市场的竞争走向存量市场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似乎竞争对手们谁都避不开谁。但是他们要面对的最大不确定性,是新时代环境变化带来的消费者兴趣的快速变化。
毕竟,在这样一个时代,再难推出一个“包打天下”的大单品。无论是康师傅还是统一,甚或是其它快消巨头,他们要面对的敌人都是消费者随时变化的选择标准。
作者 | 砺石商业评论 雪奈
本文来源:品途商业评论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