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科技 > 电商消费 > 正文

优信沦为资本弃子,IPO能否成救命稻草?

2018-06-07 22:48:10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近日,优信向纳斯达克提交的IPO文件被公开,戴琨这位在二手车领域奔跑了8年的创业者正在末路狂奔,过去六轮的多数VC们已经失去耐心,他和他的优信无法承受任何闪失,本次上市一旦发生意外,帝国将分崩离析。只是,他能成功吗?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优信深陷二手车泥潭

招股书显示,2016年,优信平台总GMV为260亿元,去年这一数字被刷新到434亿元,增长67.0%,但同期净亏损额却从13.9亿元涨至27.5亿元,几乎翻了一倍。

今年前三个月,优信盈利表现继续呈恶性趋势,该期间GMV录得116亿元,较2017年79亿元增长了47.8%,同期净亏损额却增长了64.3%,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有不少创业公司通过补贴迅速抢占市场,待取得支配性地位后再提高收费,最终完成用户收割,不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优信在二手车领域复制这一幕并不容易。

市场份额号称超过40%的优信其实活得很辛苦,老冤家瓜子二手车始终如影随形,偏居一隅的大搜车获得阿里与蚂蚁金服注资后,也以1%佣金噱头狂轰乱炸,而去年登陆港交所取得汽车新零售第一股的易鑫也从汽车金融切入新车与二手车领域,甚至一度濒临关门边缘的人人车拿到滴滴救命钱后,也试图重返舞台,再加上一大波知名的不知名的创业公司,二手车电商活脱脱就是一个红海。

在连保持当前市场份额都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提高服务费,增加毛利,显然无从谈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戴琨都不可能获得片刻喘息之机,亏损将长期持续,这也是优信背后的投资者不断分化的根本原因。

早期投资者纷纷离场,优信资金几近青黄不接

公开资料显示,优信已完成七轮融资,总融资规模超过10亿美元,最近一次公开的融资事件发生在去年1月中旬,金额为5亿美金。后来虽然多次有融资传闻,靴子却始终未能落地,优信在资本市场已成为最不受人待见的标的物之一。

据招股书,除管理团队控制的28.9%股份外,君联资本附属实体持股1774万股,持股比例为22.3%。Redrock持股1122万股,持股比例为14.1%。老虎、高瓴、LC等各家持股均不足10%。此前参与融资的腾讯、华平、KKR、BAI、华兴、DCM等资本大鳄看不到优信盈利的希望后,早已抽身而去。

经过大规模烧钱的大战后,优信2017年出现27.5亿元的净亏损,年底账上仅有不到2.92亿元的现金,这个量级连一个季度的运营都无法支撑,要知道今年前三个月运营所耗费的净现金就超过3.05亿元。

在竞争对手瓜子二手车的母公司车好多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时,戴琨经过艰辛的找钱之旅也抢在资金链断裂前完成了一笔2.55亿美元的融资,或许因为二者差距太大,或许因为付出代价太沉重,优信对此轮融资始终绝口不提,但这笔救命钱确实暂时缓解了该公司对资金的迫切渴望。

截至3月底,优信现金储备得以维持在12.2亿水平,基本上可以满足年内的日常开支。但命运女神不会总光顾你的,戴琨深知,优信如想保持独立运营,就只剩IPO华山一条道了。

纳斯达克投资者会买单吗?

2017年2月底,国内二手车电商企业效仿的对象Beepi歇业,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一直被誉为二手车电商C2C模式的“鼻祖”,不到三年时间,Beepi共融资1.5亿美元,最高估值曾达20亿美元,主要收入来自向卖车者收取9%的卖车分成。它的前车之鉴将显著影响潜在投资者的热情。

而且,优信的数据可信度也是一个问题。在此次面向全球的招股书中,优信并没有选择其他公司海外上市时通常选择的Frost & Sullivan等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转而采用国内艾瑞咨询的数据,这让其数据的真实性蒙上了阴影。国内几大所谓的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打架的情形时有发生,何况优信2015年8月、2016年9月及2017年1月的融资商业计划书的数据多次被发现前后不一致。

最大的挑战则在于,优信的营收来源单一,这严重制约了其想象空间。2017年,这家公司二手车总成交金额为634亿元,车辆总数为63.4万辆,平均单价为6.8万元,每辆车创造的收入仅为1186.6元,这样的成绩实在没有任何值得一说,市场竞争一旦加剧,免不了进一步下滑的命运。

为了给投资者画一张更大的饼,瓜子二手车加码新车与汽车金融业务,易鑫集团汽车金融、新车、二手车与线下体验店四大版块齐头并进,大搜车也在发力分期付款产品。

优信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与服务,却没有实质性进展,招股书甚至没有提及新车版块,汽车金融业务去年取得了近三倍的增长后,今年第一季度增速明显放缓,而戴琨重拳打造的跨区域二手车物流体系却是一个重资产业务,需要长期投入,这将拖累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

此外,二手车作为一个高危领域,事故车、问题车也是一大难题。随着销量上升,负面事件发生率也将大大增加,所引发的舆论危机、赔偿、诉讼也会加大资本市场的风险。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优信的IPO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文 | 互联网沉浮录

本文来源:品途商业评论责任编辑:KS0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云掌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景气度处于高位 机械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 近期,工程机械板块跟随市场调整,走势一般,但行业景气度仍在高位运行。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力,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出口持续向好等,工程机械行业持续火热,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上升。基于业绩确定性,工程机械板块仍是后市关注重点。(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2018-10-13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 聚焦“ABC” 互联网争霸进入下半场 】 日前,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来首次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压缩原有事业群。外界解读公司此举是为了将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提升到更核心的战略位置。事实上,不仅腾讯,国内百度、小米、阿里巴巴,国外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近年均调整组织架构,意在适应“ABC”变革。分析人士称,“ABC”已成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

    2018-10-13
  • 【 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 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 】 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71家,其中已过会32家,未过会239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17家,中止审查企业22家。

    2018-10-13
  • 【逢低吸筹茅台格力等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入10.73亿元】 北向资金节后开盘以来的浓厚避险情绪,终于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缓解。伴随着A股的止跌反弹,截至12日收盘,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境外资金合计净流入10.73亿元,一举扭转了此前连续大幅净卖出的局面。曾遭北向资金大幅抛售的活跃标的个股,也悉数恢复了净流入态势。本周前4个交易日遭净卖出9208万元的格力电器,周五获净买入1.56亿元。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和大华股份周五也获得小幅净流入。

    2018-10-13
  • 【中证报:悲观预期必将修正 优质资产终会引领风潮】突如其来的海外市场动荡,打乱了A股9月下旬发动的上行攻势。在“过山车”似的走势背后,当下A股市场对利空的敏感暴露无遗,本质上这是经济悲观预期作祟。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然而经过今年以来的逐步调整,A股对潜在风险的反映已经比较充分。优质资产在超跌之后,终将迎来修复契机。

    2018-10-13
  • 【财政部表态减税力度将扩大 增值税税率调整随时出台】据悉,对于增值税改革的工作,目前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包括税率合并以及下调等事宜都在进行测算。“此前税务机关曾找第三方机构测算税率下调后的影响,因此年内有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一位税务系统人士判断。(中国经营报)

    2018-10-13
  • 【墨西哥经济部长:将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墨西哥经济部长瓜哈尔多表示,将致电加拿大方面,寻求获得加拿大钢铝产品保护性措施的豁免;预计加拿大的钢铝产品贸易保护性措施将给墨西哥钢铝出口带来2亿美元影响。

    2018-10-13
  • 【9月房企融资成本达2017年下半年以来峰值】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典型85家房企融资总额8287亿元,同比减少11%。43%的房企融资额同比有所减少。下半年以来TOP50之后有发债的房企只有5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显著。从单月来看,2018年春节以来房企的各月平均融资成本,除6月外,基本都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9月整体融资成本反弹至6.91%,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房企融资成本的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限制融资规模的增长。(克而瑞地产研究)

    2018-10-13